天才一秒記住【閃文書庫】地址:www.shanwen.tw
僅感到驚訝,而且簡直是驚惶失措了。
近年來,德國的外交政策也確實惹惱了英國民眾。在英國和布林人爭奪鑽石和金礦時,德國支援布林人;在英國借日俄戰爭打壓俄國時,德國支援俄國人;德國修築了巴格達鐵路,對英國以印度為基地的勢力圈造成直接威脅;德國在瓜分非洲中沿赤道兩旁向外擴張,從西南非向東非推進斜斷非洲……所有這些都在加深英德兩國的矛盾,而近期見諸報端的一件大事更加深了英國人的敵視心態,那便是德皇訪問摩洛哥丹吉爾引發的“第一次摩洛哥危機”。
在1904年英法簽署的《英法協約》中,英國明確承認摩洛哥是法國的勢力範圍,德國皇帝訪問摩洛哥並宣稱支援摩洛哥獨立,這在一些報紙評論員筆下被形容為“而危險的政治挑釁”。該事件在法國迅速引起軒然大波,法國外長、一力促成英法協約的“鐵桿對德復仇主義者”德爾卡塞,透過外交途徑向德國人發出強烈抗議,英國政府亦迅速發表了支援法國的宣告。德國皇帝及其政府的處境似乎非常不妙,這種形勢也讓許多英國人感到幸災樂禍。在他們看來,那些粗魯好鬥的德國人就只適合在陸地上舞弄大炮,歐洲以外的廣袤殖民地還輪不到這群日耳曼農民說話。
在夏樹看來,這些英國觀眾的噓聲不僅僅出於政治原因,還關乎他們的面子問題。由英國政府贊助舉辦的英王杯競速賽本是英國人的天下,前6屆比賽有4屆由英國本土賽艇奪魁,僅第2屆和第5屆桂冠被法國人和美國人摘得,這充分顯現了英國造船業的領先技藝,然而從第7屆開始,德制快艇“洶洶來襲”。1903年和1904年,德國人亨特爾和瑞典人古斯塔夫分別駕駛從弗里德里希皇家船舶造修廠訂購的快艇奪得獎盃,到了今年,德國人更從幕後走向前臺,當著英國王儲和眾多嘉賓的面,以把大多數對手甩出好幾條街的優勢摘得桂冠。自感尊嚴受損的英國人滿心“羨慕嫉妒恨”也就不難理解了。
觀禮臺上的貴賓們紛紛起立鼓掌,但他們的掌聲並不能掩蓋普通觀眾的倒彩。夏樹若無其事地向眾人致意,而他身旁的露易絲公主卻明顯對此感到非常失落。她這個年齡也許怎麼也想不明白,一貫彬彬有禮的英國人怎能對實至名歸的勝利者報以噓聲呢?
無論現場觀戰的英國人有多麼的不情願,隆重的頒獎儀式照常舉行。在萬眾矚目的頒獎臺上,年輕的普魯士王子高舉雙臂,右手拿著英國喬治王儲手頒發的冠軍獎盃,左手揮舞著賽事委員會執行主席約翰。費舍爾爵士奉上的十萬英鎊現金支票,真可謂是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章繼續閱讀!若瀏覽器顯示沒有新章節了,請嘗試點選右上角↗️或右下角↘️的選單,退出閱讀模式即可,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