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記住【閃文書庫】地址:www.shanwen.tw
行軍是枯燥而又無聊的。
每天三更造飯四更拔營平明出發,一天六十里雷打不動,每十里稍事休整,三十里吃頓乾糧,午後日頭開始西斜便結束行軍紮營。
懷玉他們每天都不需要參與安營紮寨等活,三個班培訓也走上軌道,日子就這樣一天天重複的過去。
當懷玉已經差不多能把這三個醫院培訓班的人都混了個臉熟時,他們也終於要抵達目的地。
關隴交界門戶大震關,這裡也是絲綢之路東段必經之路,有關隴鎖鑰之稱,又稱隴關。
一座隴坻大山,將關中的隴州,與隴右的秦州分隔開來,而一條渭水河谷,更是把隴山與秦嶺南北分隔。
大震關,也成為兵家必爭之地。
“隴山是關中西部天然屏障,諸關塞中,蕭關和隴關起著主導作用,現如今突厥大舉入侵,李靖鎮守蕭關,我姐夫柴紹守隴關,只要此兩關不破,突厥人就進不了關中。”
盧懷讓騎在一匹雄駿的大宛馬上,對著隴關指點,很有幾分紙上談兵的瀟灑。
馬周最近一段時間除了記日記,也在猛補一些軍事歷史,他不留情面的戳破盧駙馬,“武德六年,朝廷與突厥達成歸還馬邑的太平協議不過五個月時間,突厥便再次進犯,攻勢一直持續到武德七年八月,甚至越打越猛,當時皇帝陛下都贊成燒掉長安,遷都襄樊鄧州一帶,最後還是當今太子殿下堅決反對這一計劃才沒實行。
而突厥人那次數度圍攻原州,兵鋒直抵陰盤,最後突破蕭關防線,一路沿著涇河河谷打到豳(彬)州城西五龍坂,頡利、突利兩汗齊現,最後又是當今太子殿下親率秦叔寶等百騎玄甲騎虛張聲勢,嚇退突厥,與他們達成了退兵協議。”
“但頡利突利當時雖然與太子達成退兵協議,卻暗裡仍派兵繞路迂迴進攻岐州,幸好時任岐州刺史柴紹駙馬有防備,大破突厥奇兵於杜陽穀。”
馬周在馬上遙望隴關,“杜陽穀往東南只要再走上幾十裡,那就出了四面八方的丘陵山區,真正進入了一馬平川的關中平原,突厥騎兵進入到關中平原,那就跟魚躍大海龍一樣,誰能攔的住?”
他跟盧懷讓說這麼多,其實就是說連他這樣一個狂儒書生都早看透了突厥人,大唐跟突厥打打停停,幾乎無一年不戰,無一年不談和,但每次談和,要不了突厥人就會撕毀協議再犯。
唐突和平協議,在突厥人眼裡擦屁股紙都不如。
而從武德七年那場戰事,也充分說明,大唐的關中西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章繼續閱讀!若瀏覽器顯示沒有新章節了,請嘗試點選右上角↗️或右下角↘️的選單,退出閱讀模式即可,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