閃文書庫

愛看美女的和尚 (第2/6頁)

天才一秒記住【閃文書庫】地址:www.shanwen.tw

再也管他不到,俗世的規則,紅塵中的名利,也都拿他毫無辦法,真正是“隨緣化,赤條條來去無牽掛”了。

關於他的生平,除了時人筆記提及,以及一卷殘缺不全《寶月集》,歷史上的記載並不多。作為一個前浪蕩子,後來在寺院裡混日子的和尚,一本正經的史書,當然不會給留下書寫空間,而他自己,大概也對青史留名、建功立業之類的宏大詞彙並無共鳴。

我琢磨著,此人的心態,大抵類似唐朝的富貴人家女子,流行去當女道士,卻是為了行動方便,戀愛自由。而且,最主要的一條,不事生產,就安安穩穩有飯吃。當官吧,得八面玲瓏地應酬,整點政績出來給上面看;經商吧,商人之辛苦,哎呀,“不當人子”。唐代重視道教,宋代則推崇佛教,出家人待遇挺好的,有廟產,有香火,還有政府的優待政策,實在是無業男女青年的好去處——只要你捨得放棄俗世那個家。

而家庭,對於仲殊大師,很明顯,就是個累贅。妻子那杯憤慨的毒酒,倒幫了他一個大忙。

“能文善詩及歌詞,皆操筆立成,不點竄一字。”這個評語是蘇軾下的,以蘇子之才和眼界,可見和尚是真的才華出眾。《唐宋諸賢絕妙詞選》中則說,其詞作“篇篇奇麗,字字清婉。”

《南歌子》

“十里青山遠,潮平路帶沙。數聲啼鳥怨年華。又是淒涼時候、在天涯。

白露收殘暑,清風襯晚霞。綠楊堤畔問荷花。記得年時沽酒、那人家。”

這一闋,就是風格奇麗與字句清婉的標本。有生動的畫面感,色彩鮮明,風物參差,視線從遠到近的過來,原來是因為寫詞的人,正在路上。這條路,每個在夏日江南走過的人,都覺得很親切。

遠處的青山,水邊潮溼帶沙的小路。鳥兒偶爾地叫著,聲音宛轉,聽在人的耳裡,倒像是在怨訴時光匆匆,於是又不由得起了點人在天涯的淒涼感。為什麼要說“又”呢?在路上的時間已經不短了,朝行夜宿,磨破草鞋數雙,看過風景無數,難免會有惆悵的時候。經常旅行的人都知道這一點。越美的風景,有時候越發讓人無來由的難過。你發現,自然是自然,季節是季節,輪迴永無休止,而你就是你,肉體凡胎,永遠沒有辦法真正的縱身大化,真正的超脫。

是漸近黃昏的時候。暑氣漸消,晚霞映著荷花,荷花又伴著綠楊,對著明媚的色彩,被晚風一吹,心情一下子又好轉了。於是興致勃勃,對著某朵盛開的荷花就搭訕了:“喂,你還記得那年我買酒喝的那一家麼?”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章繼續閱讀!若瀏覽器顯示沒有新章節了,請嘗試點選右上角↗️或右下角↘️的選單,退出閱讀模式即可,謝謝!

如遇章節錯誤,請點選報錯(無需登陸)

新書推薦

重生惡婆婆逃荒,撿個太后當閨蜜 穿成八阿哥後被天幕點名了 望夫崖 (仙劍同人)藍釉 嬰啼 寧孑華清 讓我愛你,永遠為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