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記住【閃文書庫】地址:www.shanwen.tw
位,重新起用變法人士。他不知道,在多年的失望與怨恨中,他們中的大多數,已經變了模樣,冷酷了心腸,磨利了爪牙。誓要報仇雪恨。
十年河東,十年河西,圍繞變法的鬥爭,早已經脫離江山社稷的共識,到了你死我活的地步,這是北宋知識分子的一場集體悲劇,時代的精英們,將才華與生命耗費在無休止的內訌上。講究修身齊家治國計程車大夫們,不知不覺,將家國責任全忘卻。
章惇,當重新回到權力中心,他成了為達目標六親不認的人,曾經被蘇軾讚賞的自信與剛毅,變成了自負與刻毒,而年少時的狂放,在歲月裡,竟然化作了無時無地的、對這個世界的嘲笑與不信任。
《宋史》中說章惇“豪俊,博學善文”,文學方面,我們並不曾看到他留下多少印跡,這個人畢生心血與精力,都用在“變法”上了,準確地說,用在政治鬥爭上了。而政治,你當真玩得過它?都當自己是風,其實都不過風中的草。
在新黨、在章惇的眼裡,蘇軾也算是守舊派中的一員,司馬光早就死了,這股惡氣發洩不完,就拿名頭最大的傢伙下手吧。
不需要列出那些罪名,總之蘇軾以近花甲之年,被一腳踢到了廣東惠州。他在惠州呆了三年,山水看遍了,熱帶水果吃夠了,還作詩:“日啖荔枝三百顆,不辭長作嶺南人。”“為報先生春睡足,道人輕打五更鐘。”詩流傳到京城,章惇一看,好嘛,蘇子瞻你還能這麼快活!臨門一腳,把子瞻老弟踢到了遠得無從再遠的海南。
說起來,蘇軾也真是的,您是在被流放、被處罰狀態中哎,好歹要拿出點職業精神來,做出些苦楚不堪狀,讓上面看著高興一下,不然不是讓人家很沒面子麼?
何況,客觀上日子還是很苦的。住不好,吃不飽,自己採野菜充飢,心愛的女人又死了,早該抱頭痛哭了,為什麼蘇軾就不肯哭給大家看?不僅不哭,還得意洋洋?
章惇的怒火,就在這樣的琢磨中,熊熊燃燒起來。但我覺得,內心裡,對於老友這種隨遇而安,自得其樂,他其實是嫉妒的,因為他做不到,也想不通,為什麼有人能做到。
這麼多年了,蘇軾沒變,還是那個膽子不算大,嘴巴不老實,接物太隨和,處世沒心機的好人,很寬容,很有趣,一個無論如何,你都會覺得他很可愛的人。
他曾經以為這不算什麼優點,他仰慕的是導師王安石那樣的人,高瞻遠矚,殺伐決斷,敢為天下先,創不世出之功業。蘇軾高才,名頭響亮,但也不過是個保守的文人,哪有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章繼續閱讀!若瀏覽器顯示沒有新章節了,請嘗試點選右上角↗️或右下角↘️的選單,退出閱讀模式即可,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