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記住【閃文書庫】地址:www.shanwen.tw
情”。《瞧!》表面上是一個滑稽可笑、不太可能發生的事情,但其中印第安人的智慧不能不讓我們肅然起敬。尤其是,如果我們知道二十世紀六十年代美國黑人向華盛頓進軍的大規模示威活動,我們便不能不欽佩,福克納在三十多年前就預見到總有一天美國的種族矛盾會大爆發,少數民族會起來反抗。有人曾認為在日本人轟炸珍珠港以後寫的《兩個士兵》是應景之作,感情色彩太濃,等等,這些看法失之公允。這個故事讓我們瞭解福克納是一個有責任感的作家,有強烈的愛國心。他特地把《兩個士兵》和它的姊妹篇《永垂不朽》收在一九五〇年出版的《福克納短篇小說選》裡,說明他並不只緬懷往昔時光,並不只表現舊南方敗落,而是關心時代政治,注意社會問題。
在手法方面,《獻給愛米麗的一朵玫瑰花》一個短篇就分五個小節,從愛米麗小姐的去世開始,轉了一圈,在最後一節又回到她的死亡,首尾相接,天衣無縫。在五個小節中,時序來回顛倒,故事懸念迭出,福克納正是透過這種非傳統的敘述手法來迫使讀者注意故事的有關時間的主題。他沒有用意識流的手法向我們展示愛米麗的內心活動,只是透過一系列不按時序排列的事件來表現一個生活在過去時代的女人的悲劇。這些事件的先後順序是許多評論家的研究課題。我們未必能完全弄明白,但我們可以從中領略福克納在《喧譁與騷動》和《押沙龍,押沙龍!》等長篇中運用得更得心應手的時序顛倒的手法。在《夕陽》裡,福克納從一個孩子的角度來講故事,用兩個不懂人事的孩子的無聊爭吵來反襯黑人南希的恐懼、痛苦與無奈,這種手法恐怕不是一般作家所能想到的。福克納沒有對康普生太太做任何描寫,而是利用她跟康普生先生的對話來揭露她的冷漠與自私。這種用對話說明人物性格的做法可以跟海明威相媲美。《乾旱的九月》五個小節中,第一、第三、第五圍繞種族主義分子麥克萊頓,第二、第四兩節以米妮小姐為中心。兩條線索交替進行,連語言都有差異,麥克萊頓部分幾乎完全以對話為主,句子短,節奏快,充分體現帶種族偏見的人的浮躁情緒,另外兩節句子比較長,節奏也比較慢,更多展現的是米妮小姐的心理活動。故事中反覆出現的“塵土”兩字及其意象,給人一種世界猶如荒原,人類走向滅亡,末日就要降臨的印象,把小說的主題襯托得十分鮮明。《花斑馬》又是另一種風格。第一人稱的“我”用講故事的口吻娓娓道來,用反諷、誇張和輕描淡寫、低調處理等民間故事的手法把一個不講道德、沒有人情味的新生資產階級分子的醜惡面目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章繼續閱讀!若瀏覽器顯示沒有新章節了,請嘗試點選右上角↗️或右下角↘️的選單,退出閱讀模式即可,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