閃文書庫

4 章 (第1/3頁)

天才一秒記住【閃文書庫】地址:www.shanwen.tw

下,學生在本科階段接受的是一系列面向特定行業與崗位的知識技能培訓,更注重專業技能,而理論課程作為這種技能培訓的一環存在,更像是專業「工程師」的培養模式。

作為這一模式的副作用,畢業生知識面窄,體系不健全,科研能力相對弱等一系列問題在當時也普遍存在。

當然,專業本身就是針對某些行業的說法,對於大學內部,則更多講學科,但我們曾經的計劃經濟更強化了專業對口或對口專業這個概念。

然而工作包分配,專業崗位對口的計劃經濟時代已經一去不復返。

一方面,隨著社會發展,高等教育更強調了教育規律,因此才有90年代的大合併,單科性學校幾乎全部消亡,都向綜合發展。

在具體的人才培養上,更強調通識教育,強調強基礎,而不是強技能。

原本的以行業甚至崗位為目標設計的院系設定逐漸為科研指標讓路,已經日趨衰微,取而代之的是面向科研(論文)的人才培養模式,這也成了後續諸多「產學研脫節」以及一系列就業問題的主要來源。

另一方面,隨著市場經濟發展到現在,幾十年來我國產業體系逐漸向著更加高階的位置攀爬,行業、崗位的分化也變得日漸精細,遠非當年「包分配」的時代可比。

高校與市場兩方面的原因相互作用,使得專業與行業、崗位的對應也因此變得更加靈活,也更加模糊,複雜程度遠超「對口專業/崗位」這類說法的簡單描述。對本科而言尤其如此。這套模式發展到現在,進一步催生了兩個對上一代人而言難以想象的事實。

第一,面向就業、支援就業的本科培養方案已成為少數,越是高(科研)水平的院校這一點越明顯。

最極端的例子如清北復交,除法學、財會類、管理類、軟體工程等顧名思義與某些行業/崗位直接對應的應用型專業之外,大部分專業在本科階段只會著重傳授本專業的知識體系,並不會培養什麼面向就業的技能。如果想在本科畢業後拿到比較好的就業結果,往往需要相當優秀的規劃能力或長時間的補課。

第二,由於交叉學科與交叉方向廣泛存在,面向科研而非就業的培養方案反而降低了專業之間的壁壘——當然,前提是你能掌握好一個知識體系,大部分人窮其一生都做不到這一點,因此專業壁壘降低的好處僅適用於頭部的畢業生。

後文中將圍繞這兩個基礎事實做一些詳細分析。

2無處不在的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章繼續閱讀!若瀏覽器顯示沒有新章節了,請嘗試點選右上角↗️或右下角↘️的選單,退出閱讀模式即可,謝謝!

如遇章節錯誤,請點選報錯(無需登陸)

新書推薦

極度誘惑:冷豔女上司 華夏之劍 開局拒絕PUA,重生少爺他不幹了 沈容趙大勇 生活中有沒有特別綠茶的女生? - 知乎() 穿過曠原的風 特種部隊:向我開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