閃文書庫

第六課 人類文明的早期分工 (第1/4頁)

天才一秒記住【閃文書庫】地址:www.shanwen.tw

餘秋雨:公元前五世紀前後,人類進入一個重要的歷史時期,西方哲學家稱之為“軸心時代”。東西方几大文明共同進入一個創造性思維集體迸發的時代,孔子、釋迦牟尼、蘇格拉底等一大批第一流的思想家幾乎同時出現在東西方歷史舞臺上,共同承擔了人類的首度思維大分工。這個人類思想史上的神奇時代,充滿了驚人的巧合。我為了讓大家對中國文化史的思考拓寬到世界視野之中,因此還希望大家在那個時代稍作停留。記得牧笛前兩次討論時曾經提起過“軸心時代”,那還是由你開頭吧。

王牧笛:我在課外做過一些準備,弄清了一些概念。“軸心時代”這個說法是德國哲學家雅斯貝爾斯在1949年出版的《歷史的起源與目標》中提出的,他把公元前800至公元前200年這段時間,稱為人類文明的“軸心時代”。這個時期是人類文明取得重大突破的時期,各個文明都出現了偉大的精神導師——古希臘的蘇格拉底、柏拉圖,印度的釋迦牟尼,中國的孔子、老子……人們開始用理智的方法、道德的方式來面對這個世界。這是對原始文化的超越和突破。

王安安:超越和突破的不同型別決定了今天東西方不同的文化形態。這些軸心時代產生的文化一直延續到今天。所以每當人類社會面臨危機或新的飛躍的時候,我們總是能在軸心時代的先哲那裡獲得精神上的指導。

餘秋雨:“軸心時代”,英文是Axial Age。顧名思義,是指一個對全部人類文化史具有控制意義、提挈意義和動力意義的年代。這個年代出現在公元前五世紀的前後兩百多年,不太短,但放在整個人類文化史上卻不算長。正是這個不算長的年代,左右著人類的整體精神歷程。

雅斯貝爾斯對於軸心時代說過一句很重要的話,希望大家能記住。他說:“人類的精神基礎同時或獨立地在中國、印度、波斯、巴勒斯坦和古希臘開始奠定,而且直到今天,人類仍然附著在這種基礎之上。”

在人類奠定精神基礎和偉大事業中,我們的祖先不僅沒有缺席,而且是主角之一。不過有兩個問題一直盤旋在我心頭。第一個問題是:為什麼在那個時代,不同地區的人類群體不約而同地進入一個創造力迸發的時代?在我印象中,孔子、釋迦牟尼、蘇格拉底的年代靠得很近,孟子、莊子、亞里士多德等人靠得更近。這麼多一流的思想家幾乎同時出現,這意味著什麼?

第二個問題或許更有趣:為什麼他們中的每一個人開天闢地,而後代子孫那麼多年後還只能追隨他們,卻沒有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章繼續閱讀!若瀏覽器顯示沒有新章節了,請嘗試點選右上角↗️或右下角↘️的選單,退出閱讀模式即可,謝謝!

如遇章節錯誤,請點選報錯(無需登陸)

新書推薦

節婦 撫宋 七零軍婚:假千金她是真福星 劍與紅寶石的輪舞 夫君來自未來 昨夜星辰昨夜風 網王之非同凡響風和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