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記住【閃文書庫】地址:www.shanwen.tw
上書房,也稱為南書房,除了那位高高在上的康熙皇帝所在,這個在紫禁城中不太起眼的低矮房子是整個清帝國的政治中心。
清朝可以說是中國五千年來最為集權的一朝,同樣也是封建社會發展到極至的時代。同前明類似,清政府並不設宰相職務,同時也不像明朝那樣設立內閣,並以太監執批紅制度相制約。
清朝的皇帝把所有權利都歸於皇權,大大加強的皇權的至高無上,所以說清朝是皇權最為集中也是權利最大的一個朝代。不過皇帝的精力畢竟有限,面對如此龐大的帝國,僅靠皇帝一個人是無法處理所有政務的,所以康熙為了從這方面考慮在上書房設定了上書房大臣一職,這個職務並不算是實職,從實際來講僅僅只是輔助皇帝處理政務,更類似於近代的“秘書”職務。但隨著後續的發展,上書房大臣雖無宰相名義,卻漸漸有了宰相之權,被朝野上下尊稱為“相”。
康熙前期的上書房大臣其中赫赫有名的當屬索額圖、納蘭明珠兩人,這兩人權傾一時,被稱為權相,而現在已是康熙四十七年,索額圖在幾年前被處死,明珠也早就離開了權利中樞,並於今年四月離世,至於其他幾位上書房大臣,如高士奇也已去世,張英和熊賜履年老退職,康熙早期的幾位有名的上書房大臣基本都離開了政治舞臺。
現在,馬齊是上書房大臣中資格最老的一位,除了他外還有張廷玉,也就是張英之子不久前作為上書房行走,再加上其餘寥寥幾人而已。何況,康熙此時在塞外巡視,朝中諸王、大臣等都不在京,整個北京留守的也就馬齊一人而已。
“皇上何時能歸京?”合上一份摺子,馬齊愁眉不展地問道,坐在他身側的是赫奕、阿靈阿和揆敘,前兩位是內大臣,而最後一位是明珠之子禮部侍郎。
這些人都是康熙的近臣,同樣也是康熙北巡留守京城的大臣。康熙四十七年,這是一個不太平的日子,從開年起江浙一帶就大面積受災,緊接著北邊也出了事,再加上太子之位又有不穩的跡象,然後浙江又鬧出了這麼大的叛亂,康熙不在朝,他們幾個留守大臣幾乎是焦頭爛額。
“皇上在北邊的事還沒辦完,按時間算最快也得八月啟程回京,估計到京要九月了。”揆敘算了下時間,不由得搖了搖頭,明珠不久前去世,本來他在家是服喪的,因為事關重大這才被請來商量。
浙江之變早已快馬報於康熙,但康熙回覆的旨意只是讓他們這些留守大臣“看著辦”。馬齊這些人都是近臣,當然能從這三字中瞧出北邊的麻煩不小,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章繼續閱讀!若瀏覽器顯示沒有新章節了,請嘗試點選右上角↗️或右下角↘️的選單,退出閱讀模式即可,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