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記住【閃文書庫】地址:www.shanwen.tw
【除此之外,李隆基上位後,搞了各種各樣的水利設施,改革農業種植方法、發明推廣新的農業生產工具,例如去曲轅犁、翻車、筒車等,這些都使農業生產率有了很大的提高。
史書記載,當時的糧食產量是250億公斤,人均要700斤,而我們現在人均是1000斤左右,而開元的資料我們在1970年才達到。
也就是說自開元盛世結束後,中國的人均糧食佔有量在一千年後才重新達到並且超過。】
李世民此刻聽到這個資料更是激動的站了起來,這是什麼概念,人人吃飽飯的時代啊!
“這就是我大唐盛世啊!”
【開元盛世時期,全國的大小糧倉星羅棋佈,這要比很多網上隋吹的資料多很多的。
糧食豐收了,人們都吃的上飯了,就會解放生產力,去從事手工業、商業
自然而然的,唐朝在其他方面也得到了巨大的進步。
特別是在當時江南地區,手工業和商業非常的發達。
當時的米價十分的便宜,一斗米才十幾文,甚至才幾文。
這個資料我們可以拿各個時期來對比一下。
明朝前期糧價約為一斗30文左右,這是粗米。
明朝白米總體平均為一斗60文左右。
明朝中後期約為一斗80文左右。
北宋時期,糧價最高達到了800文,平均在75文左右
清朝康熙年間,糧價平均在60文左右,最低時一斗約10文,康熙末期一斗100文。
到了雍正時期一斗米約200文。
乾隆時期一斗米約350文左右。
而到了後來的嘉慶和道光年間,清朝的米價進一步上漲,達到了一斗米就到了700文左右。
至於後來的同治光緒時期,米價達到了三串三百錢。】
朱元璋嘆了一口氣,想到了大明年年攀升的糧價,儘管他依然在控制著糧價的上升,又與百姓休養生息,可糧價卻依然不聽他的使喚在攀升著。
“開元果真富裕不假啊!”老朱感慨道。
趙大雖然不怎麼通悉算學,但也能從這個直觀的資料上得出,他大宋前比不過唐朝,後比不過明朝。
壞了,我大宋不會除了打不贏戰爭,還養不活百姓吧?
一想到後世將大宋稱為大送,俗話說民以食為天,現在再來看大宋的平均糧價,真是兩眼一黑啊。
將來史書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章繼續閱讀!若瀏覽器顯示沒有新章節了,請嘗試點選右上角↗️或右下角↘️的選單,退出閱讀模式即可,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