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記住【閃文書庫】地址:www.shanwen.tw
宗澤結束了與姚三保的會談立即要動身回城,主要是因為今天有個重要人物到京。這個重要人物,就是由被押解的途中僥倖逃脫、金軍一直在四處追捕、而宋高宗趙構亦正在留意打聽其下落的宋朝的信王趙榛。
趙榛乃宋徽宗趙佶的第十八子,為大劉妃所出,時年只有十七歲。
今年三月底,金軍在顛覆了北宋政權,扶植張邦昌登上偽楚皇位後,便開始分期分批押解著大量的戰俘和豐厚的戰利品撤軍回師。趙榛及燕王、越王、鄆王、肅王等十來個王子與乃父趙佶一起,被分配在由金東路軍大將宗雋、蕭慶負責押解的第四批戰俘隊伍中。戰俘們一路上所飽受的摧殘凌辱,罄竹難書。然而也正是由於這種極其殘酷的滄桑鉅變與人生磨礪,使趙榛這個自幼在溫柔鄉中泡大的皇家子弟,在極短的時間裡迅速地成熟起來。
四月下旬,這支金軍在北歸途中順手拿下了北宋重鎮中山府,卻在與其地相距不遠的真定府附近,遭到了宋朝宗室趙不尤部的突襲。趙榛就抓住金兵忙於迎敵的空當,乘著混亂伺機脫離了戰俘群。待到金軍擊退宋軍,清點戰俘人數,發現少了趙榛,急忙派兵四下搜尋時,已無法確定他是逃向了何方。
其實當時趙榛自己也不知該往哪裡逃,只是沒頭沒腦地見了山溝就進,見了林子就鑽,總之是隻管朝著人跡罕至的地方猛跑。直到料想追兵已很難尋其蹤跡,他才約略辨別了一下方向,奔著西南方,也就是汴京的方向走去。這一路上的乞食果腹、破廟棲身之苦,事後連他本人也很驚訝,如何居然能挺得過來。
五月上旬,他進了慶源府界,在高邑縣境內因飢寒交迫暈倒田間,幸為一個下地耕作的農人救助,才撿回一條命來。自己的真實身份趙榛自然不敢輕易吐露,對那農家,他只能說他乃是被金軍擄去的汴京市民。農戶的訊息比較閉塞,尚不知其時張邦昌已將大寶獻歸趙宋。那淳樸的農家長者就建議他,眼下汴京不知是何狀況,與其貿然回去,不如暫且就近去五馬山抗金忠義軍處落腳,待打聽得京畿金軍確已撤盡,再行返京比較安全。
趙榛正有回京後再落金軍魔掌之慮,再說現在即便回到汴京,他也是無家可歸了,便依著老者的指點,經過兩日跋涉,找到了以五馬山為根據地的那支抗金武裝。由此,這便是這位青年王子人生歷程上的又一次重大轉折。
據史載,五馬山位處如今河北省趙縣境內。具體位置何在,因時過境遷地貌變異,現已難以確考。當時活躍在河北北路的抗金武裝為數不少,如在鹿縣有張龔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章繼續閱讀!若瀏覽器顯示沒有新章節了,請嘗試點選右上角↗️或右下角↘️的選單,退出閱讀模式即可,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