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記住【閃文書庫】地址:www.shanwen.tw
她在報道里總結了波蒂安被判有的反蘇罪名,包括他對文藝自由的激情保衛。為了撇清別人對自己的懷疑,她把波蒂安在勞改營生病的訊息源安在了一個虛構的歌劇愛好者身上。
寫完報道以後,坦尼婭把兩張蠟紙遞給瓦西里。“我寫得非常簡潔。”她說。
“契訶夫曾經說過,簡潔是一種能力。”瓦西里慢慢地讀了整篇報道,然後讚賞地點了點頭。“我這就去電臺印五十份,”他說,“然後我們去馬雅可夫斯基廣場散發。”
坦尼婭不感到驚奇,但有幾分不安。“會出事嗎?”
“當然不會。馬雅可夫斯基廣場有個民間組織的文化活動,正適合我們的目的。”這一年的早些時候,莫斯科的年輕人經常聚集在布林什維克主義詩人——弗拉基米爾·馬雅可夫斯基的雕像前。一些人大聲讀詩,吸引來更多的人。一個長年的民間詩會漸漸形成。其中有的詩作會隱晦地批評政府。
這種現象在斯大林治下連十分鐘都持續不了,但改革家赫魯曉夫卻不然。他的改革包括了對文化界有限度的容忍。至今為止,當局還沒對詩會展開過行動。但自由化總是進一步退兩步。坦尼婭的哥哥說這完全決於赫魯曉夫推行自己的政策是否順暢,以及克里姆林宮內部的保守派施壓的力度。正因如此,很難對當局的走向進行判斷。
坦尼婭很累,沒精力去想這些,她覺得換作其他地方也會有一樣的風險。“你去電臺的時候,我要在這兒睡個覺。”
坦尼婭走進臥室。床單很亂——看來瓦西里和瓦瓦拉一整個上午都在床上。她揭開床罩,脫下鞋,伸展四肢躺在床上。
坦尼婭很累,但腦子裡全是事情。她很怕,但仍然想去馬雅可夫斯基廣場。儘管印刷粗糙,傳播範圍小,但《異議》是份重要的出版物。它的存在證明蘇聯共產黨政府並不是無所不能的。它也給了持不同政見的人支援。宗教界領袖抗議政府起訴演唱反動歌曲的民謠歌手,民謠歌手同樣也為宗教界所受到的壓迫進行吶喊。與其覺得自己是衝著鐵板一塊的政府獨自吶喊,持不同政見者透過《異議》意識到自己並不是孤立無援,而是千萬個希望政府變得更好的人中的一部分。
民眾的呼聲可以救得了烏斯丁·波蒂安。
坦尼婭迷迷糊糊地睡著了。
有人撫摩著坦尼婭的臉頰,她被吵醒了。她睜開眼睛,看見瓦西里躺在身邊。“快滾開。”她說。
“這是我的床。”
她坐起來。“我二十二歲了——對你來說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章繼續閱讀!若瀏覽器顯示沒有新章節了,請嘗試點選右上角↗️或右下角↘️的選單,退出閱讀模式即可,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