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記住【閃文書庫】地址:www.shanwen.tw
部,燕山有楊浩部,玉田有僧一行部,中山有劉買忙部,等等。而豎旗五馬山的這支兵馬,則是其中名聲最大的一股。
五馬山抗金忠義軍的頭領為馬擴和趙邦傑。這兩個人,原先皆為朝廷命官。馬擴曾任和州防禦使,趙邦傑曾經的職銜是武翼大夫。兩個人都是因在戰亂中與朝廷失去聯絡,而自行在敵後拉起武裝的。後來他們合兵一處,共同建起了五馬山大寨。
與其他一些落草江湖佔山為王者不同的是,馬趙二人雖然是自起了爐灶,卻並未打算自立門戶,而是始終旗幟鮮明地宣稱,他們的這支部隊,乃大宋武裝力量的組成部分,服從朝廷的指揮調遣。當然,言外之意,也就是說,希望得到朝廷授予的正式番號、官職以及必要的支援和資助。
由於當發現趙榛逃跑後,金軍曾派出若干支小分隊追擊搜捕,折騰得動靜不小,所以趙榛逃出虎口的訊息傳播得很快,且已在民間形成了多種說法。太行一帶的義軍首領們均對此事極為關注,並皆不約而同地派出了尋查人員,馬擴、趙邦傑也不例外。蓋因當時那些名號紛雜的山頭,都是互不統屬各自為政,誰也當不了誰的家。而若哪座山頭擁有了趙榛,該部就擁有了無可爭辯的正統之名,那是大大地有利於其擴大聲威壯大實力的。
出於這種關注,馬擴、趙邦傑對於從金軍中逃出者,都要親自詢問,以便了解情況。趙榛投奔至山門前哨時,尚未敢報出實名,但是實說了自己是從北徙途中逃回的戰俘,這就被寨前兵勇直接送往了中軍大帳。
恰巧那馬擴以前在汴京城裡邂逅過從城郊練習騎射而歸的趙榛,趙榛對馬擴無甚印象,而馬擴對趙榛的容貌卻是記憶清晰。正在與趙邦傑商議軍務的馬擴看到趙榛那張似曾相識的面孔,先是一怔,隨之便脫口問道:“足下莫不是信王殿下?”到了這個地方,已無須隱瞞身份,趙榛就坦然答曰:“正是。”
馬擴當時端的是大喜過望,連忙一把拉過趙邦傑,對著趙榛納首便拜。接下來,兩位義軍頭領對趙榛的隆重接待和悉心照料,不用說自是盡其所能周到萬分。趙榛那將近一個月苦不堪言的孤身逃亡生涯,至此才算正式結束。
待到身心俱已疲憊到極點的趙榛足足臥床三天,基本將息過來之後,馬擴及趙邦傑與之進行了把酒長談。趙榛向馬趙二人備述了自己的驚險逃亡過程,馬趙二人則向趙榛稟報了靖康之變後中原大地上所發生的大事,以及兩河地區的抗金局勢和五馬山義軍的由來與現狀。進行過上述溝通後,擺在他們面前的一個重要議題,便是下一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章繼續閱讀!若瀏覽器顯示沒有新章節了,請嘗試點選右上角↗️或右下角↘️的選單,退出閱讀模式即可,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