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記住【閃文書庫】地址:www.shanwen.tw
折戟緬甸,讓蔣介石對史迪威相當有看法,可是他一時卻拿美國人沒有辦法。
史迪威跟美國陸軍參謀長馬歇爾關係不錯,尤其“徒步旅行”後,他不僅避免了下課的命運,而且幾乎像麥克阿瑟那樣在自己國人面前初步樹立了英雄形象,倘若讓“英雄”滾蛋,就要冒觸怒對方的風險,你還想不想獲得援助了?
中國從“租界法案”中得到的援助微不足道,不及蘇、英等國的一個零頭,然而抗戰打了一大半後,國內經濟已經一落千丈,物資更是貧乏到了讓人難以想象的程度,這種時候,哪怕仰著脖子接滴露水都是好的,更何況那露水畢竟還不是一滴。
史迪威對此也心知肚明,並且他就牢牢抓住這一點,依恃自己擁有援華物資分配權,毫不客氣地向蔣介石發出各種通牒式的“建議”,一門心思要做中國軍隊的“太上皇”。
1942年7月,經過與印方談判,中國駐印軍得以成立並就地組織訓練,但這支部隊組建後內部一直風波不斷,始作俑者即為史迪威本人。
杜聿明在危難之時率部越過野人山,差點把性命搭在山裡面,但由於他在緬甸時“得罪”過史迪威,蔣介石只能第一個把他召回國。
接下來,又輪到了羅卓英。
羅卓英原本就沒有實際指揮權,可當史迪威獨自“赴印旅行”後,他卻把所有失敗責任都一股腦兒推給羅卓英,還將對方說成是“棄軍逃亡”。
這些羅卓英都忍了,不料到了印度,史迪威不但不領情,還變本加厲,列舉了羅卓英的“十大罪狀”,非把人家趕走不行。
反正說一千道一萬,駐印軍這座山頭上只能由他史迪威一人掌控,“太上皇”地位也必須實至名歸。
史迪威認為中國人只能“勞力”,到前線去流血賣命,軍官應該全由美國人來當,所謂“勞心者治人,勞力者治於人”,因此他曾提出要全部撤換中國軍官,不過他這個“雷人”建議,別說在蔣介石那裡通不過,就是美國政府也覺得很過分,因為連美國陸軍部都知道,中、美是盟國關係,中國軍隊並不是像緬軍、印軍那樣可供任意驅使的殖民地軍隊。
一計不成,再施一計,史迪威向駐印軍層層派駐聯絡官。這些聯絡官沒有多少是美國國內的正經軍官,基本都是剛剛從大學畢業的學生,僅僅是在學校裡接受過預備役軍官教育而已,不但沒有一點實戰經驗,連軍事知識都很有限。
問題是他們都學得跟史迪威一個德性,動輒以“監軍”和恩主自居,渾不把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章繼續閱讀!若瀏覽器顯示沒有新章節了,請嘗試點選右上角↗️或右下角↘️的選單,退出閱讀模式即可,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