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記住【閃文書庫】地址:www.shanwen.tw
把金玉均從日本騙往中國的方針已定,目的地是上海。
用什麼樣的誘餌才能使金玉均動心呢?
“用最高階首腦會談的名義,他肯定會去中國的。”李逸植很有把握地說。他確實知道金玉均能咬什麼樣的鉤。
“能不能設法讓我同伊藤先生會晤一次?如果伊藤先生不方便,同井上先生見一面也好。”亡命九年,這句話是金玉均的口頭禪。“伊藤”指日本總理大臣伊藤博文,“井上”指日本外交大臣井上馨。金玉均對自己的三寸之舌抱有極大自信,認為見上一面,就等於勝利。他相信一定能說服他們。他認為他們不同他會晤,是懼怕他的三寸之舌。
關於朝鮮改革,他認為應當以最高階會談來解決。也可以說,這個想法是他的致命弱點。他不是要鞏固基礎,不是要得到人們的支援去進行改革,而是要一舉說服上層,然後推及下層,這是一種不脫離宮廷革命的方法。“甲申政變”就是擁推國王,然後才開始新政。
亡命以後,金玉均的思想觀念並沒有改變。若想把他騙到中國,就要說“清政府最高首腦要與你會晤”。
這是最可靠的方法。
清政府的最高首腦不外是直隸總督兼北洋大臣李鴻章。
因為不是騙孩子,所以不出示同清政府最高首腦會談的證據,金玉均是不會行動的。所謂證據,就是清政府希望會晤的信件等。不過,讓李鴻章寫信給金玉均,地位懸殊,太不相稱。
“有了,用李經方!”李逸植構思計劃時想起了李經方,不由得拍了一下膝蓋。
李經方是李鴻章的養子,很有才幹,李鴻章也特別注意對他的培養。1890年,李經方繼黎庶昌之後就任中國駐日公使。1893年七月李鴻章夫人趙氏病故,李經方為守制而辭職歸國,繼任駐日公使為汪鳳藻,他就是中日甲午戰爭爆發時的公使。
經人介紹,李經方曾與金玉均會晤多次。他們不談世俗雜事,主要是談書論畫。
亡命中,金玉均曾向朝鮮國王上疏,說:“如中國,近年雖被他國佔領安南、琉球,但終未能一言抵抗。以我邦託之,雲得高枕安臥者,實可笑之至也。”他認為清廷不足為恃,因此,同李經方交往時,並不抱什麼政治上的期待。然而,亡命九年,沒能使祖國的改革前進一步,在這一事實面前,他不能不感到灰心喪氣。清政府固然不可信賴,而現在身居的日本也同樣是信賴不得,金玉均的奏疏中還有這樣幾句:“日本於前年,不知出於何種考慮,一時熱心幹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章繼續閱讀!若瀏覽器顯示沒有新章節了,請嘗試點選右上角↗️或右下角↘️的選單,退出閱讀模式即可,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