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記住【閃文書庫】地址:www.shanwen.tw
一口氣讀到大成才去考試,才能連衝三關,不過現實沒有這樣的人。
蘇子籍只是笑著:“只是今日有些才思罷了,府學的講師的確才學過人,以餘兄你的才學跟悟性,學上幾個月,必定也能有所收穫。”
這話並不是假,收穫肯定有,但中舉就別想了。
餘律現在的智力,其實和現在的自己相當,算是百裡挑一。
但沒有半片紫檀木鈿的話,哪怕是自己,也必須至少三年,一年跨一級才可中舉,至於進士,起碼再加六年。
本次秋闈,餘律等人,斷無機會。
“哎,但願如此。”才這樣想,就聽餘律擔憂的說:“不過,秋闈時,起碼數千秀才齊聚,都是有著才學,只擇百人,跟府試相比,有過之無不及。”
童生考取秀才,半數是年輕人,而秋闈時,一省之內,鄭朝開國來的所有秀才,都可能搏一搏這舉人功名,四五十歲的老秀才入場,毫不稀奇,這競爭的確是更激烈了。
“況且,除了府學,還有不少秀才家學淵博,家中有著大儒,或拜在大儒門下,有名師開小灶,到時中舉的人中,他們人數必是最多。”
說到這裡,餘律就想到了丁銳立,對蘇子籍說:“丁公子,似乎就拜在於先生的門下。”
這事蘇子籍不太清楚,只知道丁銳立的老師是位丁憂回家的進士。
就聽餘律說:“這位於先生,乃是二榜進士,曾在翰林院任職,因父喪丁憂回了故里。”
“三年丁憂,丁公子家有人曾是這位於先生的同窗,丁公子因此得以拜在於先生門下,在許多人看來,都是這次鄉試的奪魁人選,我父親因此勸說我,戒驕戒躁。”
“最近,你和他關係有點不融洽,我有點擔心。”
餘律家好歹也是大戶,縣試時餘律是案首,府試時略退步了些,是一榜第五名,在長輩看來,很容易因此驕傲,有了這樣的交談。
凡是真正經過科舉的人都清楚,童生到秀才其實不算難,秀才到舉人有個巨大天塹,舉人到進士又有個天塹。
所謂的懷才不遇,大部分是根本沒有才力,跨過這天塹,只能認為科舉黑暗。
蘇子籍回想了一下,不得不承認,丁銳立有才學,是上屆案首,人雖驕傲,但天賦有,也刻苦,經過三年苦修,或有機會中舉,更有家世跟大儒教導,看做是奪魁熱門,也是理所當然的事。
“不過,我勤修數月,未必不能爭一爭這解元。”
這事距離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章繼續閱讀!若瀏覽器顯示沒有新章節了,請嘗試點選右上角↗️或右下角↘️的選單,退出閱讀模式即可,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