閃文書庫

5、孤立 (第1/4頁)

天才一秒記住【閃文書庫】地址:www.shanwen.tw

《舊唐書·張說傳》記載:“張說當承平歲久,志在粉飾盛時。”

雖然這兩句話是關於張說性格的記載,但從另一角度來看,確實反映了自李隆基繼位十多年來,經過姚崇、宋璟等一班賢相的治理,大唐帝國逐漸顯露出了盛世的氣象。面對這一局面,上至皇帝公卿,下到黎民百姓無不歡欣雀躍。

當然最高興的非李隆基莫屬,雖然這十幾年來,他似乎並沒有做什麼,人們只看到姚崇、宋璟、張說等眾多賢相忙碌的身影,但這恰恰說明李隆基是一個會做皇帝的人,無需事必躬親,只需用好乾部。

現在帝國在他的帶領下,呈現出蒸蒸日上的局面,這讓李隆基很是興奮,年少時心中立下的誓言,此刻終於夢想成真,他很想用一種特有的方式,為自己這十多年奮鬥的的歷程做一個總結和回顧,甚至可以說是銘刻這種豐功偉績。

李隆基的想法很快就被張說所猜透,開元十二年(724年)十二月,張說不失時機的向李隆基提出了封禪泰山的建議。

所謂封禪泰山,據《史記·封禪傳》的解釋,就是到東嶽泰山上築土為壇以祭天,報天之功,名為“封”。在泰山下小山上除地,報地之功,名為“禪”。

古往今來,只有那些建立不朽功勳的皇帝才有資格去泰山封禪。曾經橫掃六國一統天下的秦始皇去過,征服匈奴使大漢揚威的漢武帝去過,中興大漢的光武帝也去過,李隆基的祖父李治和祖母武則天同樣去過。除此之外再無其他人。

一般情況下,皇帝是不會主動前往泰山去封禪的,因為那樣會給人們帶來一種好大喜功的感覺,這也是為什麼開創貞觀盛世的李世民為什麼一生也沒去泰山封禪的原因。

坦白的講,李治當年和武則天去泰山封禪,在很多人看來就頗為牽強,那個時候雖然帝國的疆域達到極致,但李治卻不是雄才大略的皇帝,而武則天也還沒有成勢,所以在李隆基之前,只有秦皇、漢武、光武帝是真正有資格去泰山封禪的人。

現在張說提出這個封禪泰山,在李隆基看來這固然是個很好的建議,但縱觀當時的朝廷局勢,張說的建議其實並不被眾多人所認可。

首先站出來反對的便是另一位宰相源乾曜。

和張嘉貞比起來,源乾曜性格並不強勢,但並不等於內心沒有想法。史書上記載源乾曜反對封禪的理由是怕勞民傷財。

不過在我看來,作為政壇老手,源乾曜所說的這個理由顯然站不住腳,要知道皇帝外出巡幸花的銀子絲毫不必封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章繼續閱讀!若瀏覽器顯示沒有新章節了,請嘗試點選右上角↗️或右下角↘️的選單,退出閱讀模式即可,謝謝!

如遇章節錯誤,請點選報錯(無需登陸)

新書推薦

天命世子爺 尋龍破天 視窗 南方紀事 死亡QQ號 青梅難哄,木頭將軍哭唧唧求複合 精靈,我真的是一個農場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