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記住【閃文書庫】地址:www.shanwen.tw
齊國擎天柱管仲死掉,齊國就剩下一個老齊桓公在支撐,南方長江中游湖北省的楚國,越發猙獰起來,很快成為吃人恐龍的主角。我們不得不花些功夫研究研究它。
關於楚國的人種,多愁善感的牢騷大王屈原先生在《離騷》開篇做了自我介紹:“帝高陽之苗裔兮,朕皇考曰伯雍”,說楚族是華夏族貴胄,從北方遷徙而來的。這好像是故意給臉上貼金。即便真來自北方,但人數也應有限,漸漸跟當地土著雜交得不成樣子像兌了水的酒。楚王族姓“羋”,讀做“米”,“羋”字看上去像羊,聽上去更像羊叫喚,估計跟西部黃土高原有很多羊有血脈聯絡。楚人以鳳為圖騰,這是東夷族人的logo,楚人祭祀東夷的祝融火神爺。看來楚王族跟北、西、東三方大神都沾親帶故,像伊索寓言裡那個打扮不倫不類的烏鴉,用百鳥羽毛武裝了滿身,終於成為大家眼裡的異類。楚人於是被中原叫做楚蠻。雖然人種混亂,但文明並不遜色。就像東夷人其實並不夷,楚人也並不蠻。楚國的文明與東夷文明一樣,堪與華夏爭光。楚的文化科技也都相當發達,青銅器冶造得精美絕倫,漆器樂器迷人眼目,鐵農具的使用、造劍術、行政縣制度甚至領先中原。是中原人用帶色眼鏡看人,說他們蠻。
楚國的文明也不是一蹴而就的,是慢慢發展來的。楚國曆史的第一章並不顯赫,甚至十分艱難。楚國在公元前十一世紀周朝初年受封立國,第一任君長是熊繹,他的祖上“鬻熊”曾經給周文王周武王當過老師,憑了這個陰德,被封為楚君。鬻熊不是北方人,其實是楚部族的最早締造者,這傢伙的言行被記錄在《鬻子》裡,後來被追認為道家鼻祖道家第二號鼻祖“老子”,也是楚國人。
公元前十一世紀開國之初的楚國地盤很小,只有一百里,位於湖北省西部的秭歸王昭君和屈原的老家——現在它已經淹在三峽水庫裡,和魚在一起了。楚國人當初在這個水庫底下,生計艱難,文化落後。“跋涉山林,以事天子”是早期楚君疲於奔命的生動寫照,為了給周天子弄點土特產“苞茅”上貢,滿山林裡亂跑,採一些山貨。每當周天子召集各地諸侯開會,他就揹著苞茅、棘枝山貨也去了棘枝是給周天子作箭桿的原材料。在周天子祭祀儀式上,楚君負責幹活,像祥林嫂那樣忙碌,用本國貢獻來的苞茅,親手過濾酒汁。周天子的一切高階酒,特別是給祖先喝的高階酒,必須全用苞茅過濾。這種只有楚國有的草。甚至給祖先喝的高階酒,必須讓楚君動手親自過濾,他是專業人員啊。
當祭祀開始,其它重要的諸侯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章繼續閱讀!若瀏覽器顯示沒有新章節了,請嘗試點選右上角↗️或右下角↘️的選單,退出閱讀模式即可,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