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記住【閃文書庫】地址:www.shanwen.tw
大火是在半夜裡燒起來的。
汴京素來多火災。在有宋以來的一百六十多年裡,火德真君前來充當不速之客的次數相當頻繁。例如真宗祥符八年,榮王宮起火,殃及庫閣多處,大批錢帛書籍盡付一炬。仁宗天聖二年,一場大火將玉清昭應宮全部化為灰燼。仁宗明道元年,大火又在皇宮裡發威,張牙舞爪地焚燬了八個大殿,其中包括仁宗的寢殿。神宗元豐八年,正在舉行科考的開寶寺起火,考官、監考和考生多人罹難。徽宗重和元年,後宮起火,令五千餘間樓臺殿閣一天成灰。欽宗在位不到兩年,卻亦未能避免火神爺叨擾,尚書省的六部衙門曾一下子被烈焰吞噬了五部。至於發生在民間的大小火災,那就更是數不勝數。
發生火災的原因,一般來說無非是用火不慎。可是這會兒正值酷熱難耐的盛夏午夜,按說是發生火災可能性最小的時候。以往的記載也正是如此,歷來的火災以發生於冬季者為最多,春秋季次之,而在夏季裡卻很少發生。因此,雖然在汴京發生火災不足為奇,但這一夜子時之後在開封府西側玄帝廟附近燃起的這場大火,卻端的是顯得有點反常。更何況,這一天還不是個尋常日子。就在這天中午,龍圖閣學士、新任汴京留守兼開封府尹宗澤,剛風塵僕僕地抵達汴京。
火勢起得很快很猛,當望火樓上的值更人員發出警報時,半條巷子已被大火映紅。幸得官府是早已讓大火燒怕,設定的救火機制比較完備,即使是在這兵荒馬亂的年月,也還保持了相當的警覺。而且起火的地點距開封府很近,負責指揮救火的軍巡總鋪就設在衙前大街上。發現火情後,防火軍帶著桶梯斧叉等消防用具立即出動,總算是搶在火勢蔓延之前,及時地撲滅了烈焰。然而饒是這樣,業已在這片街區引起了不小的騷動。
宗澤聞報火警後,馬上起床披衣去了前衙。得知親兵隊統領甘雲已經派人出去察看,他便坐鎮於大堂,等著聽取情況稟報。直到得悉火勢確已得到有效控制,並向軍巡鋪官員下達了查清起火原因做好善後事務的指示後,他才拖著睏乏的身軀轉回後衙。
此前,一路鞍馬勞頓且又應付了半天就任儀式的宗澤,剛剛睡下還不到一個時辰,現在他依然是渾身倦意,但又是睡不著了。人上了年紀就是這樣,如果不能一覺睡到頭,再想重新入眠就很困難。於是他索性讓人搬來一把藤椅和一張小桌,放到迴廊上,又泡得一壺菊花茶來,打算先坐在這裡養一會神再說。
說是靜坐養神,其實能夠保持沉靜的只是外表,在內心裡他根本沉靜不了。因為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章繼續閱讀!若瀏覽器顯示沒有新章節了,請嘗試點選右上角↗️或右下角↘️的選單,退出閱讀模式即可,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