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記住【閃文書庫】地址:www.shanwen.tw
“三駕之戰”,晉國大規模實施“敵進我退,敵疲我打”運動戰術,不戰而屈人之兵。而楚師旅進旅退,魯鈍無主,往返奔波,疲憊不堪,最終無力周旋。楚國為此交出了貴重的腦袋——令尹子囊因為指揮失算,自殺而死這是楚國的老規矩。楚共王嘆息著,把斧子和砧板躺人在上邊用的放在子囊的棺材上,表示執行了死刑。從此以後,楚人很少形成有影響力的北上。“三駕之戰”成為是晉、楚南北爭霸的絕響,我們總結一下晉、楚之間剛剛結束的這百年爭霸戰的特點。
要說楚國,物質資源豐富,皮毛、鳥羽、象牙、犀革自己用不光,都輸往國際賣錢,經濟實力足可以支援長期作戰消耗。楚人打仗也能玩命,兩湖民風強悍,屬於“九頭鳥”。憑著這兩點,楚人一直北向威脅中原。但他們智謀上總是輸人一籌。當時北方人如晉人狡猾,南方人如楚人直爽,後來北人南遷,習慣才改過來。所以,楚人與北方諸侯的爭霸戰,從戰略上顯得後進,戰術上顯得刻板,戰鬥力還行,但不管什麼大用。比如晉人“扶吳攻楚”,就顯出了高明的戰略,楚共王就做不到西聯秦人。晉人攻打戰略要地逼陽以與東方吳國聯通一線,形成戰略夾攻楚人態勢,楚共王竟然未發一兵一卒增援逼陽,聽憑逼陽在苦戰三十天後陷落。晉人與東邊的齊人互相鬥毆,發動“鞍之戰”,楚共王不知北上漁利,聽憑晉人把齊人大敗,拉齊國在晉國盟主的座下,一起南下對楚。這次“三駕之戰”又是晉人戰略上的勝利。楚人在戰術上也是一貫的呆板,城濮之戰和鄢陵之戰,都是楚人固守三軍逐次對戰的原則,情等著晉人兩兩地結合雙軍壓擊他一軍。楚共王氣壞了,怎麼也玩不轉,他殺了幾個令尹、司馬,也沒有用。第二年,楚共王乾脆死了算了,不玩了,時間是公元前560年。為政三十一年的楚共王死在盛年四十一歲,伴他離去的,還有爸爸楚莊王等老一輩人一手打造的中原霸局。
楚莊王在天有靈,一定會悲慘地說:我生下的是恐龍蛋,孵出的卻連蜥蜴都不如兮!愧對先人,辱沒社稷,楚共王也深深自責,臨死前他要求:“給我諡為‘靈’吧,或者‘厲’也行。”大夫們不說話,因為這是壞字。楚共王反覆重申,迫使大夫們接受,然後在悽惶悲愴和無窮遺憾中昇天找他爸爸去了。
回憶楚共王的一生,他是個可憐的孩子,十歲的時候,爸爸楚莊王就去世了,沒教會他當恐龍的要訣。但是,十歲即位的楚共王非常認真努力,在鄢陵之戰,他親自登上危險的巢車觀察敵情,發明了“甚囂塵上”的成語,接著又在戰鬥中變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章繼續閱讀!若瀏覽器顯示沒有新章節了,請嘗試點選右上角↗️或右下角↘️的選單,退出閱讀模式即可,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