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記住【閃文書庫】地址:www.shanwen.tw
在被豫湘桂戰役(即日本的“一號作戰”)愁得整晚整晚睡不著覺的蔣介石,此時還得應付另一場與史迪威之間的戰爭。
隨著實戰的歷練,史迪威已能稱得上是一個合格的美國將軍,緬北戰役的勝利便是明證,但他在交際等方面的致命缺陷卻從未得以改善,真不知道此君從前的外交生涯是怎麼混過來的。
他嘴裡的蔣介石連名字都不配有,被稱為“花生米”。
對付“花生米”,史迪威的經典絕招就是卡脖子——不答應我的條件,就不給援助。
他也許從來沒想過,即使你是捐款者,那受捐的人也還有自尊心,更何況中國人自古以來就是把面子當做天大的事來對待的。現在一樁一件,一噸一元,都要看你的臉色,你讓別人可怎麼活?
在史迪威面前,蔣介石簡直就是個乞丐頭。
豫湘桂戰役的慘敗,反襯出遠征軍的輝煌,史迪威同樣不會設身處地地考慮到,在很大程度上,第二次遠征的勝利,其實正是以湘桂的失敗作為代價的。
相反,他把所有這一切,都歸咎於蔣介石的無能。
要讓我來幹,肯定不一樣。
經過史迪威一吹風,對中國戰場也很不滿意的羅斯福遂親自出面,四次發電報給蔣介石,要求他把中國戰場的所有軍權移交給史迪威。
蔣介石答應了。
他曾經寄希望衡陽保衛戰能穩住局面,但衡陽失守後,抗戰失敗的陰影已觸目可及。
整整七年的浴血苦鬥,眼看盟軍勝利在望,中國自己卻再也支撐不住了,乃至到了經濟崩潰和軍事失敗的雙重邊緣。
蔣介石心灰意冷,為了在關鍵時刻不再失去盟國的援助,他甚至情願吞下讓史迪威來掌帥這枚苦果。
這時候的史迪威真可謂是風光無限,攻克密支那後,他先是被晉升為四星上將,接著從蒙巴頓手裡接過了東南亞盟軍總司令一職,馬上又即將從印度飛赴重慶,擔任中國陸軍總司令。
老喬爽透了,認為是自己指揮的緬甸戰役改變了“這些傢伙的態度”,使他們“不復有恩主的氣派”。
其實,史迪威也不是神仙,如果手上只有蹩腳的裝備和部隊,他同樣一籌莫展。
桂林失陷之前,史迪威由緬甸飛到桂林一趟,大家都希望這位鼻孔朝天的老美能拿出妙計以救危局,不料他的結論只有一個:打不了。
辦法也只有一個:將桂、柳的所有物資裝置全部運走。
之後他能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章繼續閱讀!若瀏覽器顯示沒有新章節了,請嘗試點選右上角↗️或右下角↘️的選單,退出閱讀模式即可,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