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記住【閃文書庫】地址:www.shanwen.tw
當日軍強渡新牆河時,薛嶽還以為日軍兵力不多,進展不快,但是眼看著情況越來越不對勁,卷湧過來的已經不是一般風浪,而是從未見過的龍捲風。
以往武漢第十一軍都是既要出擊又要看家,才跑幾步遠,就得被“中國派遣軍”司令部給喊回去,所以歷任第十一軍司令官都像是被人用繩子拴住的一隻猴,只能在一個不大的圈子裡蹦來跳去。
這次是徹底解放。日本統帥部專門成立武漢防衛軍,以代替第十一軍的守備任務,允許其全部出去打仗,而且能衝多遠就衝多遠。
第十一軍出擊部隊由此達到八個師團,並配備有六個相當於旅團編制的野戰補充隊,可隨時進行兵員補充。
在橫山勇第十一軍的猛力衝擊下,各部隊都是自顧不暇,自身都難保,哪裡還談得上什麼側擊和包圍。
楊森的第二十軍自第二次長沙會戰以來,就以靈活頑強著稱,打一陣後經常能鑽到側後去襲擊對方,這次卻無論如何站不住腳,拼盡全力才得以突圍。
“天爐戰法”真的成了一個死架子,第三次長沙會戰中的法寶一一失效。
駐守長沙的是張德能第四軍,這是平時薛嶽壓箱底的部隊,作戰力也很強,但日軍太多了,他們這區區一個軍,既守不了長沙,也守不了嶽麓山,處境極其尷尬。
特別是此次日軍吸取第三次長沙會戰的教訓,他們透過湘江運來大量的炮兵部隊,其中的平射炮用於近距離射擊地堡,一炮或者最多幾炮,就能將地堡給轟掉,命中十分容易,而重炮則集中壓制嶽麓山炮兵陣地,使得中國炮兵威風大減,並逐漸由聲嘶力竭轉向噤若寒蟬。
屋漏偏逢連夜雨,如今連“洋哥們”陳納德都幫不上薛嶽了。
在數量和質量上,陳納德指揮的中美空軍都超過日本航空隊,如果飛虎隊可以像陳納德所設想的那樣,從空中完全切斷日軍的後勤補給線,則薛嶽無論選擇在哪裡決戰,日子都要好過得多。
可是控制援華物資支配權的是史迪威,而不是陳納德。
史迪威一心只有緬甸戰場,而且由於跟蔣介石鬧矛盾,他甚至恨不得“東部”(指國內戰場)出醜,於是便對運往中國國內的戰略物資左卡右卡,最後弄到連飛虎隊的航空油料都不足,也沒有重磅炸彈,從而無法對地面戰場進行更有力的支援。
陳納德多次請求將B -29轟炸機用於湖南戰場,卻全部遭到史迪威的拒絕,理由是:沒用。
隨著時間的延續,第四軍與外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章繼續閱讀!若瀏覽器顯示沒有新章節了,請嘗試點選右上角↗️或右下角↘️的選單,退出閱讀模式即可,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