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記住【閃文書庫】地址:www.shanwen.tw
待在國外,在國內一待至少幾個月:夏天過去,冬天來了,齊爾萊嬸嬸和她的孩子們也來了。隨著他們的到來,叔叔從這個浮華世界撤出了一段時間:“有大約一年,我叔叔懲罰了……這個世界”,花了幾個星期的時間狂熱地為征服摩納哥作準備,接著出現,又消失。那是“七年前的事了”。在這位叔叔第一次出現(在1949年)和消失之間,經過了四五年的時間。在他消失和講這個故事(“而現在,我在摩納哥有一個叔叔”)之間,又過去了七年。因此,仔細地估算一下,我們會得出這樣的結論:講述這個故事的時間是1960年或者1961年。
即便這個孩子能回憶起皮尼克叔叔第一次消失的全部細節,但他在“這第一次的演出”中年齡還很小,而“現在”——當他按照時間順序講述來自摩納哥的那個叔叔的故事的時候——他年齡已經不小了,或許已經不再是個孩子了。然而,從整個故事的口氣來看,沒有“先前”和“以後”的感覺:通篇都有一個無所不曉、冷嘲熱諷的敘述者,一個心靈的閱讀者,他的聲音和那個聽話、虔誠而又茫然的孩子的聲音交織在一起。但是,從不時從故事表層下面閃爍出的“地下廣播”來看,有時會突然冒出來一份理解,而目睹了這一切的這個孩子肯定是無法理解的,因為他年齡還太小,他天真無邪,他那清教徒式的家庭口風又很嚴:在孩子們面前不談論家醜,當著下一代人的面不洗髒床單。
如果我們試圖將開頭幾段翻譯成另外一種語言的話,我們就會發現,這項任務幾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並不是由於語言複雜——語言很簡單,很直白——而是由於那和德系猶太人勞動階層或中下階層最密切相關的密碼的一系列隱義。這個階層的根在東歐,但在布法羅一直有一個伊德爾姨媽和一個在貝弗利山莊賣珠寶的名叫菲利普的表兄。(一個文字滿篇都是這樣的密碼,像詩歌一樣,就特別難翻譯,因為這樣的文字的作用頗像一個家庭內部的笑話:您向家裡的某個人一提起“吉塔姨媽的土豆煎餅”,全家人都鬨堂大笑,而外人只能坐著乾瞪眼。)
故事一開始就創造了一個鮮明的富於喜劇色彩的不和諧音,要讀者先看一眼東歐普通猶太人的地理環境,再把目光移向那具有異國情調的地理環境,這位叔叔神秘的形象就在這異國他鄉飄蕩:從摩納哥王子們的宮廷到伊德爾姨媽在布法羅的家,從里斯本的鬥雞場到貝弗利山莊的珠寶店,從那個人人痛罵、放蕩不羈的叔叔阿爾伯特·阿爾伯特·阿弗拉姆·約阿希姆·埃曼努埃爾·魏斯到他的兄長諾厄的特努瓦工人乳製品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章繼續閱讀!若瀏覽器顯示沒有新章節了,請嘗試點選右上角↗️或右下角↘️的選單,退出閱讀模式即可,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