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記住【閃文書庫】地址:www.shanwen.tw
鬱知年到三文後,先住進了招待所,先去看了看幾年未見的小姨。表妹上了大學,還沒有放暑假,鬱知年在小姨家吃了午飯,陪小姨聊天。
或許是在寧市和赫市的十年佔用他太多的感情,提到鬱知年小時候的事,鬱知年都覺得恍若隔世。小姨屢次關心鬱知年的感情生活,鬱知年都含混地糊弄了過去。
次日,鬱知年拿著導師找人開的介紹信,去了三文的文化館。說來也巧,文化館這天恰好召集了下屬的單位,開下半年的宣傳會議。三文原本是個縣級市,前幾年行政規劃變動,獨立成了地級市,下設三縣兩區。
文化館也是近年剛設立的,和鬱知年對接的副館長本身是社會學出身,十分熱情地邀請他旁聽會議,說能瞭解一些各縣區的文化特色。
會前,鬱知年開啟副館長給他的三文年志讀,一名和鬱知年年齡相仿的、戴著眼鏡的男青年走到他身邊,試探地問他:“不好意思,請問你是鬱知年嗎?”
鬱知年看著他覺得眼熟,心中浮現出一個名字:“梅齊?”
“真是你啊?”梅齊驚喜道,“我還怕我認錯了。”
“你初中走了之後,我們就沒見過了吧,”他道,“你怎麼在這?”
鬱知年簡述自己的來因,梅齊告訴鬱知年,他大學畢業後,考進了喜平縣的縣政府,在文化站上班。
喜平雖是個縣,但由於交通閉塞,進出不便,最近才通車,民俗風情保留得很好,與三文也不甚相同。
鬱知年聽梅齊稍作介紹,覺得很感興趣。
三文的民族誌有人曾做過,但喜平沒有,他又問了梅齊些問題,生出了去喜平做民族誌的想法。
會上,鬱知年聽各文化站的人講解著計劃,心頭躍躍欲試,和梅齊互留了聯絡方式,晚上便與導師通了個電話。
導師對他的想法很支援,鬱知年掛下電話,即刻興沖沖地籌劃起來,著手寫一份簡單的調查計劃,忘我地寫到夜裡十點多,他接到了楊恪的來電。
楊恪和他簡述起訴案的情況,又問他在三文如何。
鬱知年有了更感興趣的新計劃,心情振奮,與楊恪分享自己白天在文化館的經歷,以及梅齊口中喜平縣的風土人情。
這天楊恪很給他捧場,鬱知年不留神高興得將一整天的事說完了,才發覺自己好像說得太多。
他安靜下來,楊恪未覺察到他的變化,問:“你這個專案,打算做多久?”
“預計半年,”鬱知年說,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章繼續閱讀!若瀏覽器顯示沒有新章節了,請嘗試點選右上角↗️或右下角↘️的選單,退出閱讀模式即可,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