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記住【閃文書庫】地址:www.shanwen.tw
本,有很多經濟富裕的華僑,支援他完成大業。儘管如此,孫文在革命資金的籌集上,仍花費很大氣力。要使革命成為現實,就必須有鉅額的資金。華僑之外,還有許多青年留學生,是些有知識、有熱情的革命戰士。相比之下,當時僑居海外的朝鮮人卻寥寥無幾,原因是朝鮮開放才十幾年,何況所謂開放,也只是外國人進入朝鮮,至於朝鮮人出國則為數甚少。所以,金玉均在海外不可能像孫文那樣得到本國人經濟上、精神上的援助。
孫文費力籌集的是用以實現革命的資金,而金玉均是在為個人的衣食費用犯愁。朋友們常為他舉辦書畫展覽會,儘管書、畫都相當高明,但畢竟不是一流的。不過,由於他的聲譽和情義,衣食所需費用總算能籌措出來。
比貧困更令金玉均苦惱的是同志太少,只要是本國人,他就偷偷地把他當作同志。即使明知是敵人,也要爭取他成為同志。
金玉均是個非常自信的人,他對自己的辯才絕對自信。諳於中國古典的金玉均,相信自己的三寸之舌比毛遂更強,豈止勝過百萬之師。
金玉均建立了“三和主義”,他確信可以說服任何人。“三和主義”的目的是依靠日、朝、中三國合作,防止西歐侵略東方。內容大半是理想主義的,對於現實政治家似乎沒有多少說服力,頂多能得到原則上的贊同。
“這個主義是我建立的,盡善盡美,毫無缺欠,足以應付任何論戰。當然,若用日語辯論,尤為歡迎。”金玉均自豪地說。
金玉均的日語,據說比日本人還強。
他充滿自信。然而,在外人看來,他的想法十分幼稚可笑。他的幼稚在於他連自己處於什麼樣的立場都缺乏足夠的認識。
他完全明白,掌握著朝鮮政權的閔氏一族,把他當作殺害族人的仇敵,時刻想殺掉他;他也知道,他為了獨立自主,企圖同日本結盟,清廷當局是如何怒目而視;他更察覺到日本政府的冷淡態度,分明把自己當作日本實務派的一個障礙物。然而,對於這些,他的認識並不深刻。
“那種事我早就知道!”這似乎是金玉均的口頭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