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記住【閃文書庫】地址:www.shanwen.tw
<h2>1</h2>
清政府有關朝鮮“壬午軍亂”的記載上,除了吳長慶、丁汝昌兩個提督外,經常提到名字的將領還有總兵吳兆有、河南候補道魏綸先、副將張光前和何增珠等。另外還有道員馬建忠,在清軍未到之前,曾在朝鮮海面堅守,堪稱是吳長慶的左膀右臂。至於袁世凱以及他的前輩張謇卻從未提及。
奏章及上諭中未曾提過名字,並不能證明就是不重要的人物。袁世凱是吳長慶的幕僚,未被正式任官,還不是清廷之臣,即“天朝官員”,因此,政府文書中不會提到。至於袁世凱的功勞,全包括在吳長慶的業績之中。其實,這倒不限於袁世凱,所有幕僚無一例外,吳長慶幕下的張謇也是如此。
張謇是江蘇省南通人,字季直。長袁世凱六歲,這年整整三十歲。幼時被譽為神童,受到通州知州孫雲錦的垂愛。孫調任南京時,作為私人秘書,偕之同去。每月俸銀十兩,年僅二十一歲,在那個年代可算是很優厚了。南京是中國的副都,張謇在此結識了很多人。南京之行成為他一生中重大的、用金錢換不來的轉折點。
十二年後,張謇中了進士,成績是一甲第一名,出類拔萃。進士的第一名叫“狀元”,被譽為天下第一有才華的人。
張謇文才出眾,時常應邀詩文唱和,得以廣交權貴,二十四歲時當上吳長慶的幕僚。
吳長慶和孫雲錦是世交。當時,吳長慶是記名提督,實授總兵。所謂記名,就是有其官名而無其實權,實際授權稱為實授。如果提督相當於中將,那麼,總兵大概相當於少將。
有一次,吳長慶在孫雲錦家,孫誇耀說:“我這裡有一個文才出眾的年輕人!”說完出示張謇的詩文。
吳長慶出身淮軍,人們常誤以為是一介武夫,其實,他是個書生,喜歡別人稱他為“儒將”,對於詩文頗有鑑賞能力。
“嗯,嗯……”吳長慶看了詩文之後,不由得暗暗叫絕,確實是奇才。
“算是個才子吧?”孫雲錦很自豪。
“的確出眾……能否割愛,讓他到小弟處?”吳長慶直截了當地提出。
吳長慶本身有文學素養,對幕僚們所寫的文章很不中意,為子女請的西席也不稱心。他希望找一個更好的文牘和西賓。看了這篇詩文,他動心了,認為這個人勝任而有餘。
“這可礙難從命啊,先時總督大人也有此意,被我一口回絕了!”孫雲錦連連搖頭。
當時在南京的兩江總督是福建出身的沈葆禎。他是林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章繼續閱讀!若瀏覽器顯示沒有新章節了,請嘗試點選右上角↗️或右下角↘️的選單,退出閱讀模式即可,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