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記住【閃文書庫】地址:www.shanwen.tw
<h2>1</h2>
逮捕了罪魁禍首,亂黨勢力並不一定就削弱,因為可能出現新的首領。囚禁大院君之後,還必須除掉他的長子李載冕。
對此,馬建忠與袁世凱進行了密商。
當日,即陽曆8月28日下午五時,以吳長慶名義致函李載冕:“有事相商,有勞尊駕來南別宮一敘。”
然而,李載冕並未露面,只遣使者李永肅帶來一封信,理由是“家母有病,不能前往”。
“請回去轉告上將軍:來南別宮對他有好處……可以協商尊父大人(大院君)的釋放、歸國問題。為了尊父大人,也希望他前來……好吧,我寫一張便箋,請交給上將軍。”
馬建忠寫了一封便函,交與李永肅。
晚上,金允植來了。他是朝鮮駐清廷領選使,搭乘丁汝昌的艦船回國的。金允植不會說中國話,但能自如地書寫漢文,在船中常同袁世凱筆談。
金問袁:“何故頭髮半白?”
二十四歲的袁世凱少年白頭,頭髮已經是黑白參半。
袁世凱答道:“弟少孤,有志四方,遊歷天下,偶得失血之症,以致早白。”
船上寂寞,常做無聊筆談,而此刻,馬建忠在紙上寫下一項重大事件:“速入朝,請國王手書。”
當時,袁世凱也在場,但他的文字遠不及馬建忠,所以不願執筆。馬、袁兩人所要求的是,討伐大院君一夥亂黨,需要有一個依據,那就是朝鮮國王籲請的“手書”。有它在手,當然對戰事有利。
“請派朝鮮將領申正熙,對我軍予以援助。”馬建忠又寫出一項要求。
每逢馬建忠寫完一段擱筆時,金允植就發出一聲嘆息。馬建忠,三十七歲;金允植,四十七歲,字洵卿,出身於忠清北道的名門。前一年升任駐中國領選使前,是順天府使。後來,當了親日政權的外相,積極協助日本吞併朝鮮,成為日本的“子爵”。但此時,他還是親清派人物。
“完了。”馬建忠把筆擱到筆架上,告訴他筆談已經結束。簡單的中國話,金允植還能理解。他聳起雙肩,彷彿要浩嘆一聲。
“看見他那麼嘆息,心裡真不是滋味。”馬建忠在金允植回去之後,嘆了一口氣。
“金允植的嘆息也傳染嗎?”袁世凱微笑道。
金允植走了大約半小時,馬建忠等的寓所外面,人聲鼎沸。
“國王的手書不會這麼快的。”袁世凱說道。
“大概是上將軍。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章繼續閱讀!若瀏覽器顯示沒有新章節了,請嘗試點選右上角↗️或右下角↘️的選單,退出閱讀模式即可,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