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記住【閃文書庫】地址:www.shanwen.tw
3月10日,陸戰三師在將日軍防線截為兩段後,開始向兩邊擴張戰果,以策應四師、五師的攻擊。
按照史密斯的判斷標準,硫黃島戰鬥已經告一段落。他通知海軍,他不再需要艦隊的幫助,島上機場即可為陸戰隊提供必要的空中支援。鑑於艦隊長時間停留在硫黃島海域確實有一定的風險,斯普魯恩斯的航母編隊和特納的支援艦隊都陸續返回到了基地。而他們的艦載機則依託島上機場,對已經光禿禿、亂七八糟的硫黃島繼續進行常規性的轟炸。
日軍的標準與史密斯完全不同,儘管他們的防禦態勢相當不利,仍依託工事死戰不降,尤其在慄林直接指揮的“死亡谷”,抵抗最為激烈。
慄林對全島地形非常熟悉,他選擇的“死亡谷”位於北部高原的南端,處在一個四面峭壁的崎嶇峽谷內。谷地內設有許多大小炮位,可以從各個角度進行發射,所有巖洞都用鋼鐵和水泥予以加固,中間用複雜的地道相連。對於這種堅固據點,美軍的大炮和坦克無從發揮威力,在重火器失去作用後,戰鬥完全變成了雙方步兵之間的苦戰。
主攻“死亡谷”的是陸戰五師。該師28團在肅清折缽山的日軍後早已歸建,所以五師的建制是齊全的。但由於戰鬥激烈,其兵員損耗非常大,三個步兵團的平均傷亡比例為75%,只剩下了一個骨架子,所補充的都是零星雜牌的人員,比如新來的補充兵,或者師部的文書、炊事兵、技術兵、卡車司機等,包括在這個地方派不上用場只能當步兵用的炮兵。
一天一天,一次一次,勇敢計程車兵們爬下“死亡谷”戰鬥,許多人下去後就再也沒能上來。日軍往往會先任由他們進入谷地,再用炮彈將他們炸得粉碎。在接連不斷的血戰中,五師一個營作為戰鬥力量再也不復存在,另一個營在幾天內損失了三個營長,其中一個被砍了頭,一個踩了地雷,最後一個失去了左臂。倖存的官兵全都疲憊不堪,許多人因為長時間苦戰,已經變得心理失常。
美軍想盡一切辦法來對付吞噬他們生命的“死亡谷”。裝甲護身的開山機經過連續挖掘,終於挖掘出一條道路,讓噴火坦克開了進去。
這種噴火坦克系由M4“謝爾曼”坦克改裝而成,其實主要就是將坦克火炮拆除,裝上了重型火焰噴射器。在“死亡谷”,噴火坦克一天要消耗1萬加侖的油料,日軍的地堡漸漸吃不住勁了。接著,陸戰三師也趕來支援。兩個陸戰師協力共進,日軍控制範圍被壓縮得越來越小。
日本海軍少尉大野利彥剛剛大學畢業,在硫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章繼續閱讀!若瀏覽器顯示沒有新章節了,請嘗試點選右上角↗️或右下角↘️的選單,退出閱讀模式即可,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