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記住【閃文書庫】地址:www.shanwen.tw
面容慈祥的老人不知何時悄然站在了他身後。倒是坐在他旁邊正讀著《最後的莫西幹人》這本書的李雅琳注意到了,但是看對方不想打擾的樣子,便也沒有聲張。
這位老人正是商務印書館的監理張元濟先生,李斯年父親的那位同鄉加同年。
商務印書館對於圖書的收藏與購買都極為重視,他們不惜投入巨資,克服重重困難,持之以恆地四處尋覓、收集、購買古今中外的名著、古籍中的善本、珍本、孤本等圖書資料。
而張元濟先生,正是負責此項工作的人員之一。自民國七年起,他幾乎每天下午都會接待舊書店的外勤人員,仔細翻閱他們送來的書籍,精心鑑別並挑選合適的書籍進行購買收藏。他甚至曾購得過《永樂大典》十餘冊。
而就在今天,當張先生在翻閱書店新送來的舊書時,他偶然間發現了幾本難得的外文書籍——那是牛津大學出版社於1840年出版的大衛休謨的哲學叢書,包括《人性論》、《人類理解研究》、《道德原則研究》和《英國史》等多部重要著作。
張元濟先生對於西方哲學的瞭解並不深入,對於西方的這些哲學家就更陌生了,此時大衛休謨的哲學思想也並沒有被引入華國,因此他也是來“涵芬樓”查閱資料的,希望進一步確認這些書籍的收藏價值,然而出乎他意料的是,他想要查閱的幾本書都已經被人給借走了,管理人員給他指了借書人李斯年的座位,他才過來檢視一番的。
張元濟靜靜地站在李斯年的身後,並沒有打擾正全神貫注地寫作的他。他仔細閱讀了李斯年正在撰寫的《西方哲學史》的序言部分,並對其中的內容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從這段序言的簡短文字中,他可以感受到這位年輕人的哲學書稿應該是通俗易懂,且與現實生活緊密相連的,他都有些迫不及待想看看那摞草稿裡面的正文內容了。
寫完了序言的李斯年又通讀了一遍,才滿意的放下筆,身旁的李雅琳提醒了他一句,這時候他才注意到身後已經站了許久的張老先生,對方的腿似乎都有些站麻了。
李斯年見對方似乎是這裡的工作人員,而且地位不低,看似有事要找自己,立刻起身致歉道:“剛才寫得入神,沒注意到老先生,還請您見諒。”
張元濟好奇地問道:“你是誰?是學習哲學的嗎?”
李斯年趕忙自我介紹道:“晚輩李斯年,剛從米國留學歸來,我在米國哥倫比亞大學讀書時主修哲學。請問長者如何稱呼?”
張元濟略一思索,然後問道:“你哥哥是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章繼續閱讀!若瀏覽器顯示沒有新章節了,請嘗試點選右上角↗️或右下角↘️的選單,退出閱讀模式即可,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