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記住【閃文書庫】地址:www.shanwen.tw
章當然也聽到一些閒言碎語,但他認為女兒的婚姻是再合適不過的了。
張佩綸是同治十年(1871年)的進士。二十二歲中進士,的確是少有的人才。他並不是白面書生,很有血性,但同袁世凱的那種血性可不大相同。中進士後歷任翰林院編修、侍講,步步晉升。他敢於直諫,遇有奸佞之臣,毫不顧慮,予以彈劾。
當時有所謂“翰林四諫”,他是其中之一。因丁憂退官,一度當李鴻章的幕僚。官復原職以後,一貫主張對外強硬。中法戰爭之際,被派往福建。因福建水師全軍覆沒,獲罪充軍。今年被釋放,又成為李鴻章的幕僚。
張佩綸是直隸豐潤縣人,與李鴻章並非同鄉。其父張印塘曾任安徽省按察使,太平天國戰爭中陣亡。李鴻章之所以器重張佩綸,並非因為他父親的關係,而是看中他本人的稟性。
“你為什麼那麼喜歡幼樵?”
幼樵是張佩綸的字。李鴻章是個拐彎抹角、辦事兜圈子的人,而張佩綸則是個直來直去的闖將。
“我也不知為什麼,只覺得喜歡他。”李鴻章苦笑著答道。
“莫非因為與你正相反?”
“也不完全是。”
“你很喜歡有血性的人。”
在夫人的頭腦裡,除了女婿張佩綸,還浮現出那個暴躁小子袁世凱的形象。兩者都有血性,但李鴻章更器重張佩綸。
“難道我的身體裡沒流著血?”
“我可沒那麼說。”
“你不是說我喜歡同我正相反的人嗎?”
“可能血的流法不同。”
“對對,問題就在這兒,血的流法不同!同是有血性的人,幼樵和慰亭兩人就截然不同。幼樵這個人,不能當帶頭的,他的血就是那麼流的。”
李鴻章也和夫人一樣,把這兩個人放在一起比較。
李鴻章用“帶頭的”措辭,是為了不致貶低女婿,力求委婉表達而已。
“你說他不能當帶頭的,是不是因為他不會回頭看?”
“對對,幼樵從來不回頭看。部下跟上來了,還是沒跟上來,他從不回頭確認一下,只管自己向前。慰亭知道回過頭來照顧,經常回頭看一眼,而且把大眼睛瞪得圓圓的。”
“是因為沒把握吧?”
張佩綸年紀輕輕就中了進士,而且進翰林院當編修,可說是優中之優,因而本人也頗有自信。和他相比,袁世凱是科舉落榜者,儘管環境、條件很好,但本人卻不喜歡讀書,是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章繼續閱讀!若瀏覽器顯示沒有新章節了,請嘗試點選右上角↗️或右下角↘️的選單,退出閱讀模式即可,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