閃文書庫

第五章 世界帝國 文化航母 (第1/4頁)

天才一秒記住【閃文書庫】地址:www.shanwen.tw

阿倍仲麻呂要回日本去了。

中文名字叫做晁衡的阿倍仲麻呂,是在開元四年(716)作為留學生來到大唐的。當時他十九歲,同行的則有吉備真備和學問僧玄昉,均為一時之選。進入國子監學習的阿倍仲麻呂也不負厚望,以優異成績一舉考中進士。[32]

現在,我們至少知道了三位外籍進士,先後是日本人阿倍仲麻呂、新羅人崔致遠、阿拉伯人李彥升。

這裡面的資訊值得深思。

前面說過,唐代科舉最難考的是進士。因為其他科目比如明法和明算,選拔的都是專業技術人員。進士科的設定卻是要為帝國的高階官員和政治家做人才儲備,因此並不考核專業技術,對基本素質和綜合能力則要求更高。

那麼,進士科考什麼?

貼經、雜文、時務策。貼經就是從儒家經典中選取部分段落篇章做填空題,雜文是寫詩和駢文,時務策則是論述時政對策。第一項考基礎知識,第二項是才藝展示,第三項相當於學位論文。如此全面考核,難怪考中不易。

對於外國人,就更難。

阿倍仲麻呂卻一舉成功。此後他留在了長安,成為大唐的一名官員,一住就是幾十年。天寶十二載(753),思鄉心切的仲麻呂被玄宗皇帝任命為大唐出使日本的使節,與久別重逢的故人、遣唐副使吉備真備一起回國。

訊息傳出,朝野上下依依不捨,名重一時的王維等人紛紛作詩送別。阿倍仲麻呂則寫下了著名的《銜命還國作》送給中國朋友——平生一寶劍,留贈結交人。[33]

這說明什麼呢?

阿倍仲麻呂已經融入大唐。[34]

大唐境內,像仲麻呂這樣的外國人不在少數,融入的原因也五花八門。比如薩珊王朝被阿拉伯帝國滅亡後,流亡的波斯王族復國不得,就只好客死長安。但更多的是來了就不想走,比如賴在鴻臚寺國賓館的那些使節。問題是,並非所有外國人都被唐帝國包養,吸引其他人的又是什麼呢?

財富,機會,制度,文化。

逐利而居的商人當然是衝著鉅額財富,或者說賺錢機會而來的。這其實要感謝隋煬帝。由於大運河的開通,陸上和海上兩條絲綢之路基本貫通起來。商旅從廣州港登陸,取道梅嶺進入洪州,再向東進入錢塘江,就可以一帆風順地從杭州而揚州,而洛陽,直至絲路的東方起點長安。[35]

作為世界首都,長安是國際貿易的大市場。在此,帝國政府設有市局和市準局,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章繼續閱讀!若瀏覽器顯示沒有新章節了,請嘗試點選右上角↗️或右下角↘️的選單,退出閱讀模式即可,謝謝!

如遇章節錯誤,請點選報錯(無需登陸)

新書推薦

升龍道 玄門白月光竟是我自己 揭短 冰河洗劍錄 紅樓之萬人之上 太古星辰訣 修仙:我能聽到附近傳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