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記住【閃文書庫】地址:www.shanwen.tw
<img src="/uploads/allimg/200412/1-200412120524447.jpg" /><img src="/uploads/allimg/200412/1-200412120524917.jpg" />
杭州城北,古有東西馬塍( chéng ) ,居民以蒔花為業,南宋名人,多葬於西馬塍。今天東西馬塍俱無陳跡以供多情人憑弔,只有一條馬塍路,繁忙熙攘,兩側高樓林立,儼如森林。自二十世紀九十年代起,詞人魏新河就每年躑躅在馬塍路上,想尋覓一位南宋大詞人的墓塋。他要找的這位大詞人,姓姜名夔字堯章,號白石道人,是詞學史上極為重要的人物,開創了幽勁清剛的詞風,在婉約、豪放之外,別樹宗派,對後世詞壇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白石是江西鄱陽人,他的先祖,本來系出甘肅天水,十三世祖姜公輔,已經著籍嶺南道愛州日南縣(今屬越南),曾在唐德宗朝為宰相。七世祖姜泮因任饒州教授,遂遷江西。白石的父親姜噩,中了紹興三十年(1160)進士,以新喻丞知漢陽縣,漢陽,即白石詞中的古沔之地。
白石的人生經歷很簡單,他沒有經歷過乾坤板蕩、宦海浮沉,終其一生,過的是被無產階級學者罵為“ 寄生蟲” 的清客生活。其作品或登臨弔古,或睹物懷人,不依門戶,自寫其心,瀟灑中帶著孤高;他的感慨、他的情志,都被巧妙地隱藏在那些氣息淳雅的詞句背後;他的作品的藝術性,無疑比其思想性更突出。這在中國古典作家中,實在是非常異類的。他的詞多以意象組織成篇,不像其他詞人那樣有明顯的理路或情感脈絡,他又通音律,能自度曲,作品遂能超越現世,進入更純粹、更不朽的宇宙,正如南宋末年的大詞人張炎所稱許的那樣:“野雲孤飛,去留無跡。”(《詞源》)
朱庸齋先生指出,白石詞“ 以清逸幽豔之筆調,寫一己身世之情”,於豪放婉約之外,別開“ 幽勁” 一路;又說:“ 詞至白石遂不能總括為婉約與豪放兩派耳。”認為“ 白石雖脫胎於稼軒,然具南宋詞之特點,一洗綺羅香澤、脂粉氣息,而成落拓江湖、孤芳自賞之風格。此乃糅合北宋詩風於詞中,故骨格挺健,縱有豔詞,亦無濃烈脂粉氣息,而以清幽出之;至傷時弔古一類,又無粗豪與理究氣味,而以峭勁出之。”(《分春館詞話》卷四) 這是對白石詞的風格及其在詞史上的地位做出的精當評價。但朱先生和清末詞人賙濟、陳洵一樣,認為白石脫胎於稼軒,茲說我不能贊同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章繼續閱讀!若瀏覽器顯示沒有新章節了,請嘗試點選右上角↗️或右下角↘️的選單,退出閱讀模式即可,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