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記住【閃文書庫】地址:www.shanwen.tw
<img src="/uploads/allimg/200412/1-20041212051Y04.jpg" /><img src="/uploads/allimg/200412/1-20041212051V03.jpg" />
文學的本質是人學,丹麥學者勃蘭兌斯在他的不朽名著《十九世紀文學主流》一書中說:“文學史,就其最深層的意義來說,是一種心理學,研究人的靈魂,是靈魂的歷史。”所以,我們在閱讀一位作家的作品之時,除了要了解他的生平出處、社會背景,更需要用心去傾聽作品背後無聲的呼告呻吟,剖析作家的心理症候,感受他或她的靈魂悸動,這樣才算是一位合格的讀者。歷來對女詞人李清照的研究,多側重她的身世與詞風,卻甚少涉及對其性格底色的深層探討,這無疑是非常大的缺憾。
李清照,字易安,號漱玉,山東章丘人。父李格非,字文叔,是北宋著名的文士,為文高雅條暢有義味,與蘇門諸人關係密切,後亦名登元祐 黨人碑;母親王氏,是狀元王拱辰孫女。家中濃郁的文化氛圍,讓易安自幼即徜徉書海,才堪詠絮。元符二年(1099),易安年十八,時為禮部員外郎的父親把她嫁給吏部侍郎趙挺之的季子,太學生趙明誠。這頭婚事在當時可算得門當戶對,但徽宗朝趙挺之做了宰相,打壓舊黨,不遺餘力,李格非卻因身淪黨籍,遭到政治迫害,兩家的裂痕越來越大。趙挺之任相職後,易安曾獻詩幾諫(對長輩委婉而和氣的勸告謂之幾諫) ,有“ 炙手可熱心可寒”之語,父李格非遭到迫害後,又給公公上書請救,想以“ 人間父子情” 打動趙挺之,不過,這些對熱中權勢的趙挺之而言都是徒勞。
易安與趙明誠的婚姻,長期被視作鰜 鰈相依的典範。元朝伊世珍《琅嬛 記》編造了一個著名的故事:
趙 明誠幼時 ,其父 將為擇婦 。明誠晝寢 ,夢誦 一書,覺來 唯憶三 句雲:“言與司 合,安上 已脫 ,芝芙草拔 。” 以告 其父 ,其父為解曰 :“汝待得能文 詞婦 也。‘ 言與司 合’ 是‘ 詞’ 字,‘ 安上 已脫’ 是‘ 女’ 字,‘ 芝芙草拔’ ,是‘ 之夫’ 二 字,非謂汝為 詞女之夫乎? ” 後李 翁以 女女之,即易安 也,果有文章 。
宋以後,易安詞名藉甚,故《琅嬛 記》所載的故事雖然荒誕不經,而詞女之說,久已深入人心。人們想到了易安,首先想到的一定是“ 女詞人” 這個標籤。易安的生理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章繼續閱讀!若瀏覽器顯示沒有新章節了,請嘗試點選右上角↗️或右下角↘️的選單,退出閱讀模式即可,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