閃文書庫

可惜流年,憂愁風雨說辛稼軒 (第3/14頁)

天才一秒記住【閃文書庫】地址:www.shanwen.tw

酒神侍從薩提爾的樣子,歌頌酒神,後來慢慢發展為代言體的戲劇形式。古希臘悲劇多演神的故事,所謂的悲,不是悲傷之悲,而是悲憤激越之悲,悲劇中激盪著的是強大的生命意志。

悲劇的美學旨趣是崇高。一切悲劇,最終都要帶給人以崇高感。大家可能最熟悉的是魯迅對於悲劇的定義。他說,悲劇是將人生有價值的東西毀滅給人看,喜劇是將那些無價值的撕破給人看。魯迅的這種看法,其實也不是他的發明。西哲亞里士多德就認為,悲劇要描寫比我們高尚、比我們要好的人,而喜劇則是要描寫比我們卑賤、比我們要差的那些人。這一說法,並沒有把握住悲劇的本質。

我個人最欣賞德國哲學家黑格爾對悲劇的定義。黑格爾說:“在悲劇裡,個人透過自己的真誠願望和性格的片面性來毀滅自己。”悲劇主人公性格的片面性與他的真誠願望產生衝突之時,他沒有選擇放棄、逃避、妥協,而是選擇了猛銳抗爭,殞身不恤,最終,主人公毀滅了自己,卻張揚了他的生命意志,在毀滅之火中放出絢爛的光芒。

西方傳統上把悲劇區劃為命運悲劇與性格悲劇,如古希臘索福克勒斯的《俄狄浦斯王》是命運悲劇,而莎士比亞的名劇《奧賽羅》則是典型的性格悲劇。但天命之謂性,天之所賦,不可改,不可易,性格也是一種命運。面對天命,人不再只是順從,而是以其強有力的生命意志,勇於抗拒天命,不畏犧牲,展露出人性的高貴莊嚴,這正是悲劇精神的價值所在。稼軒就正是這樣一位悲劇英雄。

古希臘悲劇主人公起先都是神,後來也開始表現有神的血統的英雄人物,他們通常都是勇武過人、才智出眾之士。稼軒武藝超群,膽略過人,一生力圖恢復中原故地,卻不能一騁其志,反而累遭投閒置散。他的人生荒廢了將近二十年,原因在於,當時南宋的基本國策是向金國屈膝求容,而非掃平胡氛。“使李將軍,遇高皇帝,萬戶侯何足道哉” (劉克莊《沁園春·夢孚若》) ,稼軒不幸未生在需要開疆拓土的時代,風雲才略,無可措用,終其一生,都在與無奈的命運抗爭,他的詞作,就是他不屈抗爭的心靈寫照,也因此呈現出他人無法效仿的崇高之美。

當然,稼軒與西方悲劇主人公不一樣的是,他沒有像西方的悲劇主人公那樣,最終走向毀滅。但實際上,他透過燃燒自己的生命,讓生命的餘燼化成傳之不朽的詞作,這是另一種形式的生命毀滅。也正因此,他的詞作才尤其動人。

我們對比蘇詞與辛詞,會對稼軒詞中的悲劇意識有更深切的感受。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章繼續閱讀!若瀏覽器顯示沒有新章節了,請嘗試點選右上角↗️或右下角↘️的選單,退出閱讀模式即可,謝謝!

如遇章節錯誤,請點選報錯(無需登陸)

新書推薦

穿成惡毒男配為了長命走劇情 在陰鷙反派身邊當鹹魚 帝國政界往事:大清是如何拿下天下的(終結版) 殺過的白月光來找我了 病美人帶前任上娃綜後爆紅了 詭園 噠宰是啾也的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