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記住【閃文書庫】地址:www.shanwen.tw
持公正,對待自己帶去的部下十分寬厚,但對待先前高仙芝的部下則十分嚴厲。這樣一來,潼關的守軍就不再是鐵板一塊,不能在大敵當前完全形成一股合力,同心同德,全力對付叛軍,搞得將帥不和,軍隊沒有鬥志。
天時不利加上人和不諧,如此一來,唐軍所能仰仗的只有地利了。潼關素有“一夫當關,萬夫莫開”之險,考慮到潼關守軍的實際情況,應該說哥舒翰採取堅守的策略還是十分得當的。
哥舒翰的設想是,利用潼關的有利地勢,固守待援。或者說讓郭子儀、顏真卿的各路人馬在各自的戰區消耗叛軍的有生力量,待出現有利時機出關給予叛軍致命的一擊。
為了讓李隆基充分了解潼關的局勢,不至於像猜忌高仙芝和封常清那樣猜忌自己,哥舒翰上疏李隆基,詳細說明了之所以閉關固守的原因,得到了李隆基的充分理解。
從天寶十四年(755年)歲末一直到天寶十五年(756年)六月,半年多的時間,哥舒翰始終沒有主動出戰過。這期間安祿山在洛陽稱帝后,曾經率領叛軍再次來犯潼關,甚至運用計謀讓部將崔乾佑僅帶不到五千老弱病殘之兵駐紮在陝郡,以“示弱”造成一種假象,暗中卻在陝郡周圍部署精銳部隊,想誘騙哥舒翰貿然出關作戰。然而哥舒翰也是身經百戰,具有極其豐富的實戰經驗,面對安祿山的誘騙,他來了個死豬不怕開水燙,任憑你風吹雨打,我自巋然不動。
就這樣哥舒翰在潼關與安祿山形成了膠著狀態,其實誰都明白,隨著各地反抗叛軍的聲勢愈演愈烈,這種膠著狀態無疑對唐軍是有利的,隨著時間的推移,哥舒翰一定會有機會和叛軍一決高下。
然而正當兩軍在潼關處於緊張的對壘之時,唐廷內部開始出現內訌的局面。而最終內訌的結果卻是讓李隆基做出了一個錯誤的決定,而這個決定又直接影響了後來很多事件的走向,這一切都源於哥舒翰的自私自利。
哥舒翰的錯誤
天寶十五年(756年)正月,李隆基加封哥舒翰為尚書左丞(左僕射),同平章事。這樣哥舒翰成為了抗擊安祿山叛亂以來第一個獲得“出將入相”殊榮之人,這都足以說明李隆基對哥舒翰的信任。
但在大敵當前,作為身系抵禦強敵,確保京師長安絕對安全的哥舒翰,在堅守潼關的時候,雖然因為身體的原因,不能料理軍務。但他的心中始終沒有忘記打擊異己,尤其是在皇帝陛下加封他之後,哥舒翰公報私仇的想法更加彰顯無遺。
由於很長時間以來和安祿山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章繼續閱讀!若瀏覽器顯示沒有新章節了,請嘗試點選右上角↗️或右下角↘️的選單,退出閱讀模式即可,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