閃文書庫

第五章 烽煙再起 (第2/24頁)

天才一秒記住【閃文書庫】地址:www.shanwen.tw

守忠逮捕投進了大獄之中。

史思明的這種做法表明了他已經和安慶緒正式決裂,仔細分析當時的形勢,客觀地講對史思明並不有利。他不僅要面對來自安慶緒的威脅,更要面對來自唐軍的壓力,雖然從地理角度而言,安慶緒比史思明更容易遭到兩面夾擊,但以一敵二終究是不利的。

時任范陽節度使判官的耿仁智就為史思明分析了其中的利害關係,他認為史思明之所以起兵叛唐,無非是看到了當時安祿山有成功的希望。但隨著時間的推移,安祿山已死,安慶緒也丟掉了兩京,而唐軍卻大有平定叛亂的決心和實力,所以他勸史思明不如棄暗投明,重新歸順唐朝。

史思明經過仔細的思考後,同意了耿仁智的建議,立即派部將竇子昂奉表入長安,同時率領十三郡共計八萬人馬歸順了唐朝。

面對史思明的突然易幟,當時身在長安的李亨大喜過望,他沒有追究史思明先前所做的一切,而是立即冊封史思明為范陽節度使,並對其七個兒子逐一加官進爵,又派宦官李思敬和隨同竇子昂一同前來的烏承恩前往范陽宣旨,命令史思明即刻統兵討伐安慶緒。

按說史思明歸順大唐本來是件好事,但當時唐廷內部很多人對於史思明這種態度產生了懷疑,這其中既有很多勢利小人,也有建立諸多功勳的名將。

李光弼就是其中典型的一個。

在史思明剛剛宣佈歸順唐朝時,李光弼就不斷上疏李亨說史思明人面獸心,是個反覆無常的小人,今天歸順,明天就有可能重新造反。所以此人絕不能留,希望李亨能夠早日除掉這個禍害。

我們知道李光弼和史思明曾經交手不少,太原之戰中要不是李光弼戰法得當,恐怕早已經被史思明打得去見了上帝,所以李光弼的建議不排除有洩私憤的可能。可問題的關鍵是李亨的確動心了。

在以李光弼為首的“倒史”派的不斷勸說下,李亨派出快馬為前往范陽的宦官李思敬和烏承恩送去密旨,讓他們到達范陽後伺機除掉史思明,事成之後許諾加封烏承恩為范陽節度使。

就這樣,李思敬和烏承恩改變了初衷,帶著皇帝的密旨,開始了一段並不成功的范陽之旅。

之所以說是不成功,不僅因為沒有除掉史思明,反而讓史思明再度反叛,平叛的形勢更加嚴峻起來。

而壞事者正是那個不起眼的烏承恩。

烏承恩是平盧軍使烏知義之子,曾經做過信都太守,而烏知義當年曾經是史思明的老領導,頗為信任史思明。後來哥舒翰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章繼續閱讀!若瀏覽器顯示沒有新章節了,請嘗試點選右上角↗️或右下角↘️的選單,退出閱讀模式即可,謝謝!

如遇章節錯誤,請點選報錯(無需登陸)

新書推薦

天命世子爺 尋龍破天 視窗 南方紀事 死亡QQ號 青梅難哄,木頭將軍哭唧唧求複合 精靈,我真的是一個農場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