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記住【閃文書庫】地址:www.shanwen.tw
口頭命令來處理政事,從今以後各種名目的索求及杖刑、刺配囚徒等訴訟一律停止。如果不是正宣(有存底在中書省可查),都不能施行。宮廷內外的各種事務各歸主管官員管理。英武軍的虞侯以及北門六軍諸使、諸司近來因為主管官員爭論不休,訟案懸而未決,所以就越權代為審判,從今以後必須一切經由御史臺和京兆府審理。如果審判不公平,可以自行準備訴狀奏報皇帝。各種法令除了十惡、殺人、姦淫和造偽之外,其他繁雜的條文一律刪除,仍然委任中書省、門下省和法官詳細審定後奏報皇帝。
李亨這封長長的詔書明眼人一看便知這是針對先前李輔國對司法權干預過多,甚至直接操控的制約,這說明李亨並不糊塗,他透過李峴那真誠的陳說,瞭解了朝廷內部存在的問題,以及癥結所在,所以他不失時機地強化了制度,使得李輔國暫時受到了制約。
應該說李峴的這次陳說比先前李揆的奏疏更加生猛。對李輔國而言,這次比上次打擊更大,因為他失去了比較看重的能夠操縱司法的權力,而且丟掉了元帥府行軍司馬的職務,這極大限制了他操控禁軍的權力和對外朝的干預程度。
雖然這不是致命的打擊,但卻足以讓很長時間以來習慣呼風喚雨、捨我其誰的李輔國感受到了掣肘。此時的李輔國開始從先前尋找自身的原因,逐漸轉變成尋找客觀原因,在他看來皇帝陛下之所以會下決心重整朝綱,完全是李峴陳說的原因,所以李峴遭到了李輔國的嫉恨。
仔細分析兩個人較量的過程,我們不難發現,這是李亨當政時期相權與宦權第一次產生直接的衝突,而這個時候相權還是很有力量和宦權對抗的。但自此之後由於李亨的病情逐漸加重,相權的強力後盾皇權逐漸衰弱,相權也因之逐漸勢弱,以至於最終被李輔國打擊得體無完膚。
由於李峴的挺身而出,使得李輔國被迫退出了外朝,拱手讓出了干預司法的權力,而李輔國也開始從先前的找自身原因變成了認為是宰相在掣肘自己,李輔國的性格和人品決定了他不可能甘心失敗,所以他努力在尋找機會,企圖重新奪回對外朝的掌控權。
但他明白,現在必須要收斂起自己的鋒芒,找準機會以圖東山再起,在他看來,只要侍奉好皇帝,不愁沒有機會。
或許是李輔國的收斂與倍加小心,漸漸讓李亨放鬆了警惕,上元二年(761年)八月,李亨加封李輔國為兵部尚書,關於李亨為什麼會做出這麼個決定,史書沒有明確的記載。我認為,可能是因為李亨感覺當時諸鎮的節度使難以駕馭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章繼續閱讀!若瀏覽器顯示沒有新章節了,請嘗試點選右上角↗️或右下角↘️的選單,退出閱讀模式即可,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