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記住【閃文書庫】地址:www.shanwen.tw
努力殺敵十人。”
慄林除精通用兵之道外,還擅長寫詩,是號稱能文能武的詩人將軍。他按照這些戰術要求,寫了一首供官兵傳唱的《硫黃島防衛之歌》,並制定了一套規則,稱為“聖戰誓言”。“聖戰誓言”或被製作成標語貼在工事牆上,或被印成小冊子發給每個士兵。後來,美軍在很多日本兵的屍體上都發現了這種小冊子,他們吃驚地看到上面寫的不是“為了勝利殺死十個美國人”或是“殺死十個美國人,我們就有一線生機”,而是“在你死之前殺死十個美國人”。
<img src="/uploads/allimg/200606/1-200606214602311.jpg"/>
從空中鳥瞰硫黃島,可以看到島上火山噴發形成的滾滾濃煙,它的下面已經被日軍改造成了另一個世界
截至1945年2月,硫黃島的防禦體系已基本完成。日本人在8千米的島上挖了25千米長的地道。地道的牆上都統一塗著清漆,並且還裝了電燈用以照明,裡面寬敞得足以讓部隊直立跑過。在這座多層地下軍事城中,慄林的辦公地點設在地下22米處,野戰醫院建在地下14米處,醫院的床鋪是硬從牆上鑿出來的。而核心的通訊中心深入地下約23米,經過長達150米的隧道才能到達,中心頂部是3米厚的鋼筋水泥層,四壁是1.5米厚的鋼筋水泥牆,稱得上是銅牆鐵壁。
南端的折缽山幾乎被完全掏空了,所築的地下坑道就有九層之多,被完全改造成了一個巨型碉堡。日軍的工程師們用混凝土加固牆壁,再在表面塗上灰泥,裡面設定了排水系統和通風管,電、水、蒸汽樣樣俱全。
如果說還有不足之處,就是慄林原計劃在元山地區修築28千米長的地下坑道,由於時間不夠,當美軍發動進攻時只完成了70%,約18千米,而且折缽山和北部的元山之間也沒有坑道相連線。
與工事進度相應的是,島上的海陸軍增加到兩萬人,並配備有許多大口徑火炮和炮彈。同時,慄林為樹立自己的權威,找藉口免去了堀靜一和大須賀應的職務,把兩人都送進島上的地下醫院“恢復健康”去了。
不管做多少準備,慄林都很清楚,硫黃島最終必然還是要失守。他在給家人的信中說:“敵人不久將要在這個島登陸,他們一登陸,我們必定逃脫不了阿圖島和塞班島的命運。”
在稍後的家信中,慄林把話說得更為明確:“我的生命猶如風中之燭光,命運必然與塞班、提尼安和關島的指揮官一樣,我已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章繼續閱讀!若瀏覽器顯示沒有新章節了,請嘗試點選右上角↗️或右下角↘️的選單,退出閱讀模式即可,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