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記住【閃文書庫】地址:www.shanwen.tw
“國門”,說我們是守門員,可實際上對沖繩的重視程度不過如此!
和硫黃島上的慄林一樣,第32軍對大本營存有的那點兒希冀也像肥皂泡一樣破滅了。
既然認識到只有自己才能救自己,大本營的一套就沒什麼人願意搭理了,牛島決定採用八原的辦法,海灘不守了,機場也不守了。大本營問起來,回答簡捷明瞭:分不出兵,要守的話,你們得再派人來。
到硫黃島戰役打響前後,大本營已被攪得手忙腳亂,不僅派不來步兵,就連航空兵都打了水漂——大本營看重機場的目的,不過是認為可以作為航空兵的起飛基地,原來他們說要派300架飛機來執行這一任務,可是直到美軍登陸,總共也沒幾架飛機被部署到沖繩島。
大本營也難啊,整個日軍的防禦體系就好似沒底的吊桶,只管漏,不是這裡漏就是那裡漏。漏來漏去,連他們對自己的戰略方針都逐漸失去了信心。除了島上的新部署獲得批准外,第32軍要求破壞讀谷機場和嘉手納機場的請求也得到同意。
這就是美軍登岸時,日軍基本採取不抵抗策略的原因。至於讀谷機場和嘉手納機場,破壞是要破壞的,只是下手晚了。為了在美軍佔領前對機場予以破壞,牛島部署了一個特設聯隊,這個聯隊的大部分人都是沖繩島上的壯丁,不僅作戰素質不高,武器裝備也完全談不上,日本人瞧不起他們,稱之為“餓鬼部隊”。
早在支援艦隊進行火力準備時,特設聯隊就已經被炸得潰不成軍。美軍現身後,這些人一鬨而散,自然也沒有餘力去破壞了。
牛島本不想守住機場,加上對特設聯隊的乏力估計不足,所以讓美軍撿了個大便宜,但是當美軍向沖繩島的南北兩端尤其是南端延展時,情況就大不一樣了。
在討論如何部署防禦時,八原一共起草和提交了四種方案,每一種作戰方案都對應著一種作戰方式,也代表著各個時期不同的戰術理念。
第一種方案是在第九師團被調走後,將剩餘兵力分散開來,對沖繩島進行全面防禦。這種方案對大本營的意圖未做任何更改,也正是大本營喜歡的,就戰術理念而言,可以被看成是“瓜島模式”。
八原自己否決了“瓜島模式”。因為在瓜島戰役中,日軍甚至還未和美軍主力全面接觸就崩潰了,說明它是下下策。
第二種方案是將第32軍部署於擁有讀谷機場和嘉手納機場的中部平原,也就是美軍登陸灘頭的對面。如此做法,雖然可以保住大本營視若珍寶的兩大機場,但要在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章繼續閱讀!若瀏覽器顯示沒有新章節了,請嘗試點選右上角↗️或右下角↘️的選單,退出閱讀模式即可,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