閃文書庫

★觸目驚心的影像 (第2/3頁)

天才一秒記住【閃文書庫】地址:www.shanwen.tw

導人之間同樣有過激烈爭論。陸軍航空兵總司令阿諾德認為,常規轟炸就能結束戰爭。

支援他這一論點的事實是,自6月以後,李梅就將空襲範圍擴大至中小城市和交通線,而且李梅還實施了心理戰,透過空投傳單,事先告知日本平民將要轟炸的地點和時間,這更加劇了普通日本人的恐慌心理。截至8月初,共有850萬城市居民逃往鄉村,日本煉油能力下降80%,經濟幾近崩潰。

李梅甚至還說,如果在B-29炸燬日本所有城市之後,日本仍不願投降,他還有別的進攻計劃,比如將稻田灑上石油、落葉劑或生物製劑,讓糧食絕產……

聽起來都夠狠夠絕,可當時支援他們觀點的人卻並不多。硫黃島和沖繩戰役真把美國人給刺激得夠嗆,沖繩戰役的戰報一公佈,就在輿論界掀起了一場軒然大波。

美國公眾想來想去想不通,為什麼在軍力佔絕對優勢的情況下,還會有7000多子弟兵命喪黃泉,你們在戰報上不是說投在那座海島上的炮彈和炸彈不計其數嗎,怎麼還會殘存那麼多日本人?

一名美國記者憤然寫道:“為什麼要掩蓋沖繩島上軍事慘敗的真相?沖繩之戰完全是軍事上無能的典型,比起珍珠港事件來有過之而無不及!”

美國在沖繩戰役中是不是打了敗仗?當然不是。尼米茲親自動筆答覆,說明曾親自登上衝繩島,與巴克納一起商談戰略戰術,但美軍面對的困難實在太多,就算當時巴克納聽從海軍陸戰隊的話,從新的登陸點實施兩棲登陸,這種巨大的傷亡仍是不可避免的。

最具說服力的不是尼米茲的現身說法,而是沖繩戰役最後階段實地拍攝的照片和電影,在看完這些觸目驚心的影像後,美國公眾才恍然大悟,原來日本人如此頑強,原來戰爭如此難打。

美國已經制訂了一個全面進攻日本的戰略,稱為“倒臺計劃”。第一步是“奧林匹克行動”,預計於1945年11月1日實施,屆時組織76.7萬大軍對日本南部九州島進行攻擊。在此基礎上,於1946年3月1日展開“寶冠行動”,進攻本州領土。

麥克阿瑟負責這兩次行動的地面指揮。他讓陸軍部長史汀生做好心理準備,因為這兩次行動“將使美軍傷亡100萬”。史汀生隨後得出結論:“打敗日本會給日本造成500萬~1000萬的人員傷亡,美軍則會有170萬~400萬的人員傷亡,這其中要包括慘死的40萬~80萬人員。”

應該指出的是,史汀生的估計絕不是危言聳聽。按照打到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章繼續閱讀!若瀏覽器顯示沒有新章節了,請嘗試點選右上角↗️或右下角↘️的選單,退出閱讀模式即可,謝謝!

如遇章節錯誤,請點選報錯(無需登陸)

新書推薦

冉瑜子辰 千秋 我願與君絕 好孕宿主她一胞多胎走上人生巔峰 福星高照:倒黴鬼在神界做福神 異界武神 我這個命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