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記住【閃文書庫】地址:www.shanwen.tw
蕃之間搖擺,降而復叛,叛而復降,這一次作為平衡吐蕃和劍南的存在純粹是添頭,但是也因此因禍得福,出兵不多,但損失也不大,對此南詔王暗暗竊喜,甚至在考慮下一次如何繼續在大唐和吐蕃之間下注。
吐蕃,作為“舉世攻唐”的另外一個主力,損失無法用一個簡單的詞彙來形容,不僅損失了大量的兵力,失去了西域大量的的財富和土地。
但是透過這一輪的消耗和清晰,以赤蘇仁謝、尼瑪巴扎,吐蕃本土ben教為首的力量終於徹底掌控了整個吐蕃,雖然紙面實力有所降低,但是整合之後,吐蕃的實力不降反增,而且吐蕃依舊是大唐的周邊唯一一個和大唐同級別的對手。
……………………
乍一看,這些傢伙活的還都挺滋潤,然而他們不知道的是,長纓軍的出擊,僅僅是一個開端。
從這一刻開始,大唐這一輛戰爭機器將全力開動。
郭戎直接率領的確實只有一個四萬人的長纓軍,但是長纓軍和郭戎絕對不是一個人在戰鬥。
在郭戎主攻方向以南,劍北軍(劍南北川),隴右軍,由郭戎創立的兩支“隴右唐協軍”最合適高原作戰的近十萬兵馬,已經將目光悄悄抵達瞄向了吐蕃人的家園。
在整個大唐疆域的南部,張取義、裴植已經率領羽林軍、左右武衛,悄悄的抵達了和劍南、南詔接壤的黔中道。
並且將黔中道、嶺南道所有擅長山地叢林作戰的邊軍、衛軍、府軍、鎮軍近六萬人重新整編重組,再加上羽林軍和左右武衛形成了一支十二萬人規模的兵馬。
而在黔中道和關中之間,在關中南部,山南西部,禁軍左衛、右衛已經將出川之路牢牢的封死,徹底斷絕了劉闢西行之路。
在郭戎主攻方向的北方,在範希朝指揮之下的朔方、振武兩鎮,六萬騎兵,七萬步卒已經準備就緒。
從振武、朔方再向北,穿越大漠之後,受到折雲谷統籌指揮的十五萬回鶻騎兵,三萬安北軍,八萬“漠北唐協軍”同樣做好了出擊的準備。
在一線投入的兵力之外,二線的兵力同樣已經出動。
郭戎主攻方向的長纓軍的身後。
李銳所率領的神武軍緊緊的跟隨在後,左武衛,右武衛,兩支萬人規模的衛軍將護佑在他們的側翼。
再向後,河南道方向近十萬鎮軍已經收拾好了行囊和裝備,隨時準備跟上郭戎的大軍。
西北邊軍方向,朔方、振武的身後,還有河東、河北軍的支援,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章繼續閱讀!若瀏覽器顯示沒有新章節了,請嘗試點選右上角↗️或右下角↘️的選單,退出閱讀模式即可,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