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記住【閃文書庫】地址:www.shanwen.tw
。對於相當多的女性來說,孩子的地位要比自己利益高得多。”
伯莎完全是現代思維:放在二十一世紀,母親也更傾向於為自己的孩子購買更昂貴的生活用品,而非為自己增添一件新衣服。你說雜誌能讓女性明白投票權的重要性,她們並不一定覺得這有必要。但若是說能讓你更好的教育自己的孩子,就顯得非常有購買價值了。
“這怎麼能行!”
約翰遜夫人當即蹙眉:“豈能因此妥協,難道還要呼籲女性放棄權力呆在家裡不成,這是向男人低頭。”
伯莎對此笑了笑,沒說話。
倒是簡再次開口:“男人是不帶孩子的,夫人。”
約翰遜夫人:“……”
這也就是伯莎的意思了。
不怪約翰遜夫人反應那麼激烈,在兒童教育方面奔走呼籲、出書著作的,往往是男人,。哪怕眾多單身姑娘走出家庭擔任家庭教師和女校教師,但提及教育學家,教育著作家,大家想到的仍然是男性。
寫《愛彌兒》的盧梭是名男人,這總是不能改變的事實吧。
可是,真正撫養兒童,提供基礎教育的,在當下永遠是妻子、家庭教師,還有私人教師,這些往往都是女性。所以為兒童教育撰寫文章,提供指導,本質上也是在指導女性如何正確去做。
伯莎也不想的,她巴不得全世界的女性一夜之間就擁有合法的政治權利,能明白出門工作的重要性。
在二十一世紀擔任家庭主婦至少還能購置醫療和社會保險,有社會福利在的前提下還仍然遭遇著各方面的不公平待遇呢,更遑論十九世紀?別說社會福利了,嫁出去的女人連正常為“人”的權力都沒有。
所以伯莎也就只能想想罷了。眼下家庭婦女的數量眾多,為其考慮也算是為女性做事。
“這確實是個好辦法,”費雪夫人點頭,“之前我們只著重於出門工作的那部分女性,卻忽略了最根本,還得謝謝馬普爾小姐的提醒。而且我有辦學經驗,增添教育板塊不成問題。”
“你打算包攬全部工作?”
伯莎忍俊不禁:“夫人,你又開學校,又要去宣講,還要寫雜誌稿件,可否忙得過來?這些事情,我相信其他人也能做。”
哈丁夫人附和道:“艾米麗,別總把事情往自己身上攬,還有我們呢!”
伯莎:“你們誰要是再認識個雜誌社主編的妻子,那就更方便啦。”
幾位夫人聞言對視幾眼,紛紛笑出聲。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章繼續閱讀!若瀏覽器顯示沒有新章節了,請嘗試點選右上角↗️或右下角↘️的選單,退出閱讀模式即可,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