閃文書庫

譯後記 奧茲與他的以色列基布茲世界 (第1/5頁)

天才一秒記住【閃文書庫】地址:www.shanwen.tw

無論是接受媒體訪談還是學友詢問,我經常會遇到以色列基布茲是一個什麼樣的所在、對奧茲有何種影響、基布茲現狀如何等問題。尤其是近年在“一帶一路”的背景下,與基布茲相關的話題就更多了。

<h3>基布茲:帶有理想主義色彩的烏托邦</h3>

基布茲(Kibbutz)字面為“聚集、聚居”之意,指的是以色列一種以農耕為主的共同體。從歷史上看,基布茲是以色列的一個特殊產物,20世紀初由第二次移民到巴勒斯坦地區的拓荒者建立。這些充滿激情的新移民在社會主義和“迴歸土地”理念的感召下從東歐來到巴勒斯坦,但展現在他們眼前的不是遼闊的平原,而是貧瘠的沼澤、沙漠和湖泊,與懷舊歌詞中所描繪的祖先生存過的土地截然不同。那裡氣候惡劣,無法可依,住所經常遭到遊牧民族貝督因人的襲擊。在這種情況下,集體居住似乎是最合乎邏輯的方式。加之,這些主要來自俄國的年輕人,夢想著耕耘自己的土地。建立集體農場可以從經濟上積聚資本,為長期生存做打算,所以從1909年開始,便有了由十幾個青年男女組織起來的勞動團體“德加尼亞”(Dagenia),這便是巴勒斯坦土地上第一個基布茲的雛形。其理念便是用雙手耕耘土地,建造家園。其後,新基布茲不斷出現,基布茲人員也不斷增加。1922年,巴勒斯坦地區大約有七百人居住在基布茲,到了1950年代以色列建國後,基布茲人口已達六萬五千人,約佔整個國家人口的百分之七點五。

基布茲就像一個烏托邦社會。按照建立者的理念,在基布茲,人人平等,財產公有,大家從事不同形式的農業勞動,一起在集體食堂吃飯,兒童們住在集體宿舍,由基布茲統一撫養,只有週末才回家與家人團聚。在基布茲,猶太人不僅在形式上有了歸屬感,而且有了找到家,找到愛,找到關懷之感。當你受到傷害時,整個共同體會如同一個器官那樣做出回應。一切讓人感到溫暖和安全。

基布茲在以色列國家的建立過程中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早在以色列建國之前,基布茲成員不僅開荒種地,而且組織了各種軍事武裝,抵禦當地阿拉伯居民和貝督因遊牧民族的侵襲,並積極參與1948年的第一次中東戰爭,為保衛新建的猶太國家獻身。1949年,第一任以色列總理本-古裡安在討論新的兵役法時提出,所有計程車兵,無論男女,都有義務在基布茲或農業合作社服務一年,以增強“拓荒者”意識。但是,以色列的基布茲近年來面臨私有化加劇等諸多問題的挑戰。一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章繼續閱讀!若瀏覽器顯示沒有新章節了,請嘗試點選右上角↗️或右下角↘️的選單,退出閱讀模式即可,謝謝!

如遇章節錯誤,請點選報錯(無需登陸)

新書推薦

媽咪扮醜後,總裁爹地掐腰寵 入贅 每天要花五千萬 逆天屍神 差點沒了蛋 李慕言江南 嬌妻甘為他人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