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記住【閃文書庫】地址:www.shanwen.tw
重,步兵聯隊長上島大佐陣亡。
1941年12月31日,日軍雖未能攻到卡隆位元橋附近,但已到達距離馬尼拉外圍50公里處,並危及南呂宋撤退部隊的右翼。
麥克阿瑟立即使用已經撤出的南呂宋軍,部署了一條六公里長的防線,接著又調遣臨時戰車大隊進行反擊,一共擊毀八輛日軍戰車。這種抵抗和反擊力度是日軍沒有預計到的,頓時就被嚇住了,不敢再輕易向前推進。麥克阿瑟達到了在最後一刻爭取時間的目的。
儘管撤下來的北呂宋軍已經傷痕累累,但他們不用擔心日軍的追擊,因為有南呂宋軍在那裡擋著,而且他們還可以在嚴陣以待的防線後面得到重整。
麥克阿瑟說過,戰場上的一剎那非常重要,就那麼一剎那,讓你喘上一口氣,便能打一個漂亮的勝仗。
1942年1月1日晨,最後一批美菲軍透過了卡隆位元橋。當日軍從橋上衝過來時,爆破手們點燃了炸藥包。
隨著橋樑墜入激流,麥克阿瑟放下心來。利用過去寶貴的一週時間,他成功地撤出了美菲軍主力,巴丹防禦戰將由計劃變成現實。
即便單單就掩護作戰而言,也打得不賴。自登陸菲律賓以來,日軍損失超出預計,總計傷亡達到2000人,其中光戰死者便有600多,美菲軍方面則最大限度地儲存了自身實力。
麥帥可以掏出他的大煙鬥美美地吸上一口了。他說,世界上沒有任何訓練有素和經驗豐富的步兵師,能跟這次撤退行動中的美菲雜牌軍媲美,這幫小子太“令人欽佩”了。
這是遠東的敦刻爾克,日本犯了一個和歐洲戰場上的德國一樣的錯誤,日本參謀本部稱之為“偉大的戰略行動”,承認這次行動出乎意料,使他們非常驚訝。
大本營後來對本間是有所責怪的,埋怨第14軍司令部沒能對這種情況立即採取措施。不過,當時的本間可管不了這些,他最有興趣的是如何安排進入馬尼拉的勝利儀式。
日軍殘暴屠城的“名聲”不小,馬尼拉的留守官員戰戰兢兢,盡力取消了一切可能遭到報復的措施及行動,可是民心在那裡,它不會變。
1942年1月2日,當日軍的大隊人馬進入馬尼拉時,迎接這些勝利者的只有一小部分好奇的市民,表情冷漠而淡然,自始至終,沒有一個人歡呼。日軍派人把“粉碎英美帝國主義”的傳單塞進人群,但絕大多數人連看都不看。
日本人曾經以為,自己是把菲律賓從美國控制之下救出的“恩人”,菲律賓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章繼續閱讀!若瀏覽器顯示沒有新章節了,請嘗試點選右上角↗️或右下角↘️的選單,退出閱讀模式即可,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