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記住【閃文書庫】地址:www.shanwen.tw
林玥聽兩人互相吹捧,心裡一樂,坐在那兒看熱鬧。
黃超說道:“今天淘了一件曼生壺,咱們用‘曼生壺’喝茶水,只可惜還缺一套好茶杯。”林玥道:“我們用主席瓷代替。”黃超一拍手:“好!好主意。”林玥從保險櫃裡拿出“紅月季、紅芙蓉、紅秋菊、紅臘梅”四個小碗,用熱水洗淨,放在茶臺上。汪東海拿起月季小碗,仔細鑑別了一番。饒是汪東海見過大世面,也是吃驚:“你還有這麼好的寶貝?咱們用來喝茶也太糟蹋了吧。”黃超笑笑:“偶爾,偶爾。”
黃超先用開水把壺煮了一遍,徹底清洗乾淨,才把茶葉放進壺裡,然後將沸水倒入壺中,又迅速倒出,這叫洗茶。洗完茶後再次將沸水入壺,而且水要高出壺口,用壺蓋拂去茶末兒,也有名堂叫“春風拂面”。最後封壺,蓋上壺蓋,用沸水遍澆壺身。
汪東海看了黃超這幾下動作說道:“黃老闆,我看你這茶藝功夫也不錯啊。”
黃超道:“附庸風雅。我是學歷史的,比較喜歡中國國粹,懂一點。”汪東海說道:“那敢情好,我也喜歡。”
黃超把將壺中茶水倒入公道杯,這也有講究,能使每個人都能品到色、香、味一致的茶,有個好聽的說法叫“玉液回壺”。倒水過程中壺嘴“點頭”三次,即所謂“鳳凰三點頭”。然後分別倒入小碗裡,茶斟七分滿。然後說道:“咱們就用主席瓷代替品茗杯。茶是龍井新茶,汪老師您品品。”
汪東海抿了一口,說道:“不錯,塵心洗盡興難盡,世事之濁我可清。關鍵是現在的年輕人很少知道還有茶道這一碼事了。不簡單。”林玥自然希望自己的男人露臉,於是說道:“黃超,說說我聽聽。”
黃超說道:“那我就賣弄一次?咱先說這‘茶’字。有人說,一杯清茶,一顆靜心:‘茶’字拆開即‘人在草木間’。人生一世,草木一秋,幾度冷暖,幾許紛繁,人與茶之間有著禪意相聯,苦如茶,香亦如茶。當然話雖是這麼說,不過我自己喝茶也常是牛飲,今天用‘曼生壺’,咱們也講究一次。”
林玥道:“我來倒,你接著給講講茶文化,我也學學。”
黃超把曼生壺遞給林玥,接著說道:“要說這飲茶之風應該是起於唐代,最早始於僧家和道教。
茶於佛教的最初關係是茶為僧人提供了無可替代的飲料,而僧人與寺院促進了茶葉生產的發展和製茶技術的進步,進而在茶事實踐中,茶道與佛教之間找到了越來越多的思想內涵方面的共通之處。可以總結為‘茶品人生浮沉;禪悟涅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章繼續閱讀!若瀏覽器顯示沒有新章節了,請嘗試點選右上角↗️或右下角↘️的選單,退出閱讀模式即可,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