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記住【閃文書庫】地址:www.shanwen.tw
案件因為出現了新的線索, 在吵吵嚷嚷了小半年之後,終於還是被最高院發回重審。最終到底會維持原判,還是改判, 誰也說不清楚。
但調查審理過程中暴露的問題,已足以讓媒體口誅筆伐。
很難說得清對錯。
十六年前,人們迫切地想知道這起離奇案件最終會有怎樣的結果, 不容人殺人吃人的惡魔存在於世, 他們必須從趙平章這裡得到一個答案。
十六年後,人們呼喊著公理和正義, 抗議著黑幕和內情, 努力地找尋著當年那些人的錯處, 他們又想從趙平章的身上得到一個答案。
十六年前, 趙平章臨危受命, 公眾和輿論將他推到風口浪尖;
十六年後, 新時代舊案重提, 公眾和輿論再次將他推上風口浪尖。
這些人是原來的那些人, 還是又換了一批呢?
程白想,其實是與不是都不重要。
她就坐在旁邊, 並沒有打擾趙平章。
自打此案在最高院那邊一遍一遍複議的時候, 這位老教授就承受著巨大的壓力。
不僅來自公眾和輿論。
也來自內心。
在這種時候,總要有一個人, 能拋開這些感情的、負面的情緒,理智地思考,想想在這個案件重審的過程中以及最終重審結果出來之後, 趙平章要怎麼處理所要面臨的問題。
過了有十分鐘,程白才慢慢道:“十六年前警方辦案還存在很大的漏洞,各種證據收集和檢測手段甚至都還沒建立起來,法院的審理那時候也是另一套規則。您已經在當時的情況下做到最好了。”
趙平章兩手壓在額頭,閉上了眼。
程白又道:“從案件審理開始到做出判決,您沒有做錯過一件事,接下來只需要在面對相關調查的時候,找到正確的應對方式,說正確的話就行了。”
“可我的確認識當時檢察院的公訴人。”這是最近媒體爆料出來的,網友根據這一點攻訐這一場審判可能是早就定好的結果,只是為了儘快結案給上面一個交代,“我跟鄭友明曾一同出國訪學,在美國待過好幾個月。”
這裡並不存在什麼避嫌的問題。
同在公檢法體系內,大家相互之間打交道再正常不過了,而原本不認識的人在不同機構的推介下出國訪學因而認識,也沒有任何問題。
但在陰謀論之下這都是“錯”。
嫌疑人孫寶山為什麼在一年後改了原本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章繼續閱讀!若瀏覽器顯示沒有新章節了,請嘗試點選右上角↗️或右下角↘️的選單,退出閱讀模式即可,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