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記住【閃文書庫】地址:www.shanwen.tw
畢竟在朱元璋看來,何夕做事太毛糙。不管什麼時候,做事之前,要先得人心。只有先將人事理順之後,才能做事。而何夕之前一直辦不好。不就是因為上下相疑。也是重賞了葛家,才得了匠人之心。
做事才順遂。
這證明了何夕之前說的話,何夕才畢業,正在找工作。也只有初出茅廬的人才這樣毛手毛腳的。
而何夕收葛天工為弟子前後,最為朱元璋看重。
就是以此來觀摩何夕的價值觀。
朱元璋從這一件事情,確定了一件事情,何夕決計不是士大夫。
原因很簡單,大多數士大夫都不會收工匠之子為徒。
孔子是有教無類,但是大多數孔子的信徒,卻不是如此。
大多數士大夫都不會收寒門弟子為徒的。寒門弟子求學之難,從宋濂《送東陽馬生序》就可以看出來。宋濂也不是完全沒有家底的。而工匠之子,與讀書人的圈子根本沒有交際。想要拜入讀書人的門下,除非天資卓絕。否則幾乎不可能。
而那葛天工的資料,而今也在朱元璋手中。
雖然不能說是傻子。但也僅僅是中人之姿。最多是中上之姿。這樣的人就這樣輕易入了何夕門庭。可見何夕對工匠並沒有門庭之見。何夕對工匠說的那些的話,朱元璋自然知道。
但是人話鬼話,朱元璋聽得太多了。
察其言,還要觀其行。
從這一件事情來看,何夕與士大夫們走不到一塊去。更讓朱元璋看重的是何夕對普通工匠的一片仁心。
這片仁心,在大明士大夫之中卻少見之極。
不要以為是大明士大夫,讀了聖賢書。就真是仁心仁術。其實很多士大夫對百姓從來沒有多少仁心,那些為了自己的功績,死上不知道多少百姓,都不會眨一下眼。
更不要區區一個人了。
朱元璋從最下層爬上來,他明白,大明朝每年三千多萬石賦稅,那是見了血的。幾乎每一石糧食之中。都有人命,不說每一石糧食都是從百姓口中奪的,單單是運輸糧食的腳伕,每年不死上一些。甚至更有甚至陸上遇見大雨,山洪,一整隊都死了。也是有的。
但是大明官吏,可曾不在錢糧上動手腳?
這也是朱元璋下辣手的原因。
他們覺得自己貪的是錢,在朱元璋這裡,他們貪的是命。
而何夕這種心思,卻正對了朱元璋的心思。
“不過,僅僅是一絲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章繼續閱讀!若瀏覽器顯示沒有新章節了,請嘗試點選右上角↗️或右下角↘️的選單,退出閱讀模式即可,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