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記住【閃文書庫】地址:www.shanwen.tw
裝置,從木頭換成鐵的,也沒有太大的問題。但是繩索怎麼辦?
於是,何夕出了一個主意,用鐵索。
接下來根本不用何夕說了。在金銀飾品加工之中。拉絲器早就用了,將金銀拉成絲加工。但是在此之前,並沒有用到鐵器加工上,原因很簡單,鐵硬度強,延展性不好。熟鐵延展性好,但太軟,承受力不行。
而今用鋼,雖然在加工上比金銀要麻煩一些。但總體上已經能說不可能了。
於是工匠們連夜造了一臺拉絲器,在上面拉出鋼絲。然後數十根鋼絲編在一起,固定好,成為水錘上用的鋼索。這樣一來,才讓水錘有更大的壓力,三下兩下,就將甲片打好了。
而何夕覺得單單是這樣,有些浪費。於是有工匠提議。用鋼絲造鎖子甲。
其實具體事情,就不用工匠們做了。只需提高一些鋼絲,讓工匠的婆娘們編織就行了。只要在收尾的時候,加工一二就可以了。
這鎖子甲與西域鎖子甲防禦力相差多少?何夕並不知道。但是他看到一個好處,那就是生產太方便了。
只需用拉絲器,將鋼拉成絲。然後讓婦孺去編織就行了。男耕女織是大明傳統的生產模式。那一個女人不會編織啊。而拉絲器使用,也不需要什麼技巧,最多需要一把力氣。
可以說,只要有足夠的鋼鐵供應。何夕自己都不知道,三個月能生產出多少府鋼絲甲了。雖然防禦力不如正兒八經的鋼甲。但是總比不著甲強上許多。
真要說,簡化到這種程度的甲冑。比西南藤甲都方便。西南的藤甲好需要,選藤條,曬乾,編織好了,還要泡油,等等操作。而這鎖子甲只需編就行了。
作為一個將軍,徐達現在看著何夕的眼神完全變了。
在此之前,徐達僅僅將何夕當做晚輩而已。對何夕的所有善待,都是看在朱元璋,看在太子臉上的,徐達為人寬厚,自然不會為難小輩。但是而今卻不一樣了。
他簡直將何夕當成劉伯溫,李善長一般看待。
是的。在很多事情上,何夕決計是比不上劉伯溫,李善長的。但是,單單在軍械上,他們兩人決計比不上何夕的。能在一方面做到了極致,就值得尊重。
甚至徐達看來,如果何夕早生二十多年,今日之地位,李善長未必能否壓得過去。
而傅友德目露兇光,掃了自己的兒子一眼。隨即又細細品鑑手中的鎖子甲了。似乎上面的編織紋路,天下無雙,值得徵南大將軍細細揣摩。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章繼續閱讀!若瀏覽器顯示沒有新章節了,請嘗試點選右上角↗️或右下角↘️的選單,退出閱讀模式即可,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