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記住【閃文書庫】地址:www.shanwen.tw
在元星號上的嶽原舟這才點點頭,對元星奈米核心科技的這個應用表示滿意然後趁著採集資源的時間,準備著手下一件事。
由於之前每次要做大動作,諸如龍虎山打雷、對抗二壯之類的,都需要元星號艦載超級計算機的運算力支援,再加上目前的資源收集速度,讓他萌生了建造一個屬於自己的天體計算機的想法。
嶽原舟設計好計算機架構之後,以銀霧這種奈米機器人為工具,從最基礎的電路開始製造,然後是核心晶片、通量、通能線圈、微型二極體、奈米電晶體等等,各種元件按照設計的構架組成最初的核心。
在這個超級天體計算機中,嶽原舟還把從元星阿薩遺產得來的成熟光量子計算機技術也設計在裡面,形成一個傳統電子超級計算機和光量子計算機雙通道天體計算機。
隨著嶽原舟建造的開始,原本一片空無一物的宇宙空間中,慢慢出現一個點,過了兩天又四個小時,這個點擴大形成一個半徑五十米的大球,這時候開始,從大球的表面向四處延伸出一根根類似金屬的高強度奈米管,然後這些奈米管開枝散葉,分出一條條細柱,就像神經元一般構成一張網。
接著被製造出來的生產型奈米機器人把資源從微觀層面開始組合,變成一種種功能元件,框架結構,然後被運送到框架中,融合安裝,變成天體計算機的一部分。
這是一個巨大的工程,一個半徑為一千五百公里的天體計算機,比月球稍微小一些,主體框架採用非常結實的特種鈦合金製作,其餘次分支結構全部用集輕和硬為一體的高強度石墨纖維組成,按照計算預計,這個巨大工程在資源源源不斷的情況下,智慧機器人日日夜夜不停工作,需要一年零八個月。
天體計算機的建造步入正軌之後,嶽原舟便開始著手在天體計算機的周圍佈置空間切割裝置,他要把芥子納須彌技術用在天體計算機上,然後整個一起內建到自己身體之中。
所以他必須在空間切割裝置的各種部件中加入更多的功能,比如電磁防禦層、能量護盾技術。
而天體計算機質量的影響,倒是不用擔心,只要能把它成功的放入芥子納須彌技術所切割的空間之中,那影響不大了,基本上就是切割裝置的部件質量,否則原本的噬囊哪能裝那麼多東西。
在忙完這些之後,已經過去半年多,而這之後也不需要嶽原舟親自去動手了,空閒下來的他便開始繼續研究其重力發生器和曲速水晶來。
於是嶽原舟依葫蘆畫瓢的把元星號上的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章繼續閱讀!若瀏覽器顯示沒有新章節了,請嘗試點選右上角↗️或右下角↘️的選單,退出閱讀模式即可,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