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記住【閃文書庫】地址:www.shanwen.tw
行的鈔票,由於有大量的黃金和白銀作儲備,這種鈔票比國統區發行的鈔票值錢。在蘇區濃密的樹蔭下和寬闊的水田旁,學校、醫院、合作社、俱樂部、政府機關散落其間。每一個清晨和黃昏,瑞金的天地間都會響起紅軍官兵的歌聲:
當兵就要當紅軍,我為工農爭生存。
官長士兵相親近,沒有人來壓迫人。
當兵就要當紅軍,處處工農鬧革命。
會做工的有工做,會耕田的有田耕。
紅軍確信他們是這塊土地的主人。蘇區開展了徹底的土地革命,不但當地的貧苦農民得到了土地,來自外省的紅軍官兵也都分到了土地,這些土地以公田的形式由當地的農民替他們耕種。絕大多數紅軍官兵有生以來第一次有了屬於自己的土地,他們立即對紅色蘇區產生了生死相依的感情——蘇維埃共和國是給貧苦農民以土地的國家,而中國工農紅軍的主體正是貧苦的青年農民。於是,有足夠的理由解釋為什麼紅軍官兵對蘇維埃共和國的建立充滿了無法遏制的熱情,為什麼在保衛蘇維埃共和國的戰鬥中他們能夠一次又一次地捨生忘死。
蘇維埃,俄文COBET的音譯,意思是“會議”或“代表會議”,是俄國一九〇五年——一九〇七年革命時創立的一種武裝奪取國家政權的組織形式。俄國十月革命勝利後,這個充滿了激烈的反叛意味的名詞成為國家政權機關的名稱。
中華蘇維埃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的會址選在了瑞金城北五公里處葉坪村的葉氏宗祠前。選擇這裡的理由是:敵機轟炸的時候會議代表們可以迅速向附近的密林中疏散;另外,葉氏宗祠前有一塊麵積很大的草坪。一九三一年十一月的一天,紅軍士兵在這片草坪上平整出了一個巨大的會場。他們還在會場附近搭起了一座寬敞的蓆棚,蓆棚下的飯桌呈五角星形排列開去,足夠一千人坐在一起就餐。蘇維埃大會的代表來自全國各省、蘇區各縣以及紅軍各個軍團。代表中年齡最小的是一位年僅十五歲的紅軍戰士,年齡最大的是一位裹著小腳的六十多歲的農民老太太,這位紅色政權的熱情擁護者一接到開會通知就從她居住的村莊出發,整整走了一個半月才到達葉坪村。蘇區成立了交際委員會負責接待會議代表,委員會為每位代表準備了一套專門的裝束:藍色棉布做成的紅軍式的褲子;釘有紐扣的翻領上衣,衣袖左臂縫著用布剪出的一顆紅星;胸前一條繫著結的絲帶,上面寫有代表登記號碼;一頂草綠色的帽子,上面嵌有一顆紅星,同時縫有一條紅帶,紅帶上寫有“蘇維埃全國代表大會”的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章繼續閱讀!若瀏覽器顯示沒有新章節了,請嘗試點選右上角↗️或右下角↘️的選單,退出閱讀模式即可,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