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記住【閃文書庫】地址:www.shanwen.tw
“悲觀者和樂觀者?”
“這是在討論兩種生活態度嗎?”
“不知道,看看吧,也不知道我屬於哪一類的。”
“我覺得我應該是樂觀者,因為我媽每天都在罵我一天到晚傻樂個什麼勁。”
“我妥妥的悲觀,剛剛已經確診了抑鬱。”
“抱抱,你一定好起來的。”
【第一次直觀的感受到,原來悲觀主義和樂觀主義的區別這麼大。
刷到一個影片,酒吧裡幾個年輕人給一位負責打掃衛生的保潔阿姨小費,當然不是他們善心,這小費是有要求的,他們要讓保潔阿姨站在桌子上跳舞。
而在這個影片的評論區下面,悲觀者和樂觀者彷彿在上演著心理學的兩種極端。
悲觀者認為生活不易,保潔阿姨這個媽媽用尊嚴換了孩子的一頓午餐。
樂觀者卻是調侃,保潔阿姨的廣場舞沒白練,還幻想自己老了以後,倘若有人願意施捨一把,即便是被他們當成樂子又何妨?
樂觀主義者憑藉著希望就可以自己活下去,而悲觀者卻總是陷入莫名其妙的憂鬱,考慮最壞的結果是否自己能夠承受下來。
還有一種人,他們會想最壞的結果,考慮自己是否能承受,然後再樂觀的走下去。】
評論區留言:
【這不是悲觀和樂觀,前者是弱者的憤怒,後者是弱者的無奈。啊Q精神勝利,矛盾文學退出。】
“不是啊,後者就是樂觀的呀,因為不敏感、自尊心也不過剩,有人花錢讓我跳舞,我又能活動筋骨又能賺錢,也不需要考量我的專業能力,這多好啊!前者嘛,就是過度悲觀了,自尊心過剩是心理不健康的表現,是過度自卑的表現,不自卑的人,心理健康的人不會自尊心過剩的。”
“後者不是樂觀,是單純的想事少而已,這種樂觀純粹是無知者無畏的勇氣而已,是想當然的快樂而已,是一種心理極不成熟的表現,前者就是成熟,看透了問題的本質,能夠共情別人,甚至能共情本人沒感受到的情緒而其親人感受到的情緒,這種人可以不站在某一個視角看,而是站在所有人的視角看,能看出母親因生活無奈而發自內心的願意和感謝這次機會,也能看出其子女的心疼不像樂天派,一人吃飽全家不餓,後者就是沒責任感,簡單地評判所有事情,受苦的是自己的孩子和父母。”
“可能你懂得比較多吧,但樂觀著和有沒有責任有什麼關係,什麼叫一人吃飽全家不餓,我覺得人在什麼場合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章繼續閱讀!若瀏覽器顯示沒有新章節了,請嘗試點選右上角↗️或右下角↘️的選單,退出閱讀模式即可,謝謝!